中海,不止20%,从中海的三个目标谈起

上一次在业内听到销售目标同比增幅20%,应该还是在2019前的事情。

让人更震惊的是,提出这一目标的主人公,是一直低调稳健的——中海地产。

在3月31日中国海外发展2022年度财报业绩沟通会上,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颜建国在发言中,抛出直球:2023年力争销售合约额增长20%。

这一积极进取的目标,引发了投资人的振奋,但更多的是细思:是中海对大环境的判断独特?还是中海有什么捷径?

第一层信心:“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大行业、好行业”

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2.3%,权益销售额同比下降42.2%,为1998年内地商品房制度改革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

落到中海头上,合约销售额2947.6亿元,同比下降20%;权益销售额2761.2亿元(机构数据),同比也下降了20%。两个降幅,都优于行业平均值不少。

也因此,中海在机构的排行榜上,座次是逆势上升的——全口径销售排名由六进到五,权益销售额排名从第六上升至行业第三,在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占比(市占率),从2.03%上升至2.21%。

在主席报告书中,中海自己也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下行以来,高速增长的房地产上半场已经结束,逐步进入下半场。当前,房地产正处于上下半场转折期。

而这个行业转折期,中海认为:市场剧烈调整下行,同时也逐步汇聚筑底回升的能量——逆境,正适合突围。

做出这样的决定,中海管理层有三方面的考量。

首先来自于宏观层面——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调控政策,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增长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促需求与防风险的政策安排,为行业企稳回升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季度全国商品房成交止跌回升,一二线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显著增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具体数据上,TOP100房企3月单月业绩同比增长29.2%,环比增长42.3%,同环比保持增长且增幅较上月提升。一季度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转正,增长3.1%。这让中海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有信心。而中海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表现可谓相当“炸裂”,全口径销售达835亿元,同比大增74%,大幅跑赢市场;权益销售780亿元,升至行业第二,距离第一的保利仅差不到20亿元。如此表现,中海对完成全年目标势在必得。

第二层信心:自身经营面的“稳健”

其次,信心来自于中海自己本身——有信心在下半场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颜建国认为,下半场的新发展模式,与上半场的旧模式对比,有三大变化:

一是市场环境变化。房地产上半场是高速增长的卖方市场,下半场是存量市场,是买方市场。

二是企业增长方式变化。旧模式下,房企以土地为王,重规模扩张,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新模式下,房企要以客户为本,效益优先,保持财务稳健,聚焦主业,聚焦细分市场的机会,以绿色、智能、柔性定制等为方向推进产品升级。

三是企业管理变革。旧模式下,房企的管理相对粗放,行业高增长掩盖了企业内控管理缺失。新模式下,房企要快速提升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而结合年报数据来看,中海在2022年,财务方面剔除预收帐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3.69%,全口径净借贷比率42.91%,负债率处于行业最低区间。手持货币资金多达110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借贷仅为393.6亿元,占总借贷的14.6%,占流动现金的35%,债务结构合理。同时,中海还有576.8亿元的银行授信未动用,偿债风险极低。

内控方面,2022年全年,中海有效控制成本,精益管理效果显著提升。期内录得行政费用26亿元,同比下降18%;分销费用与行政费用合计占年收入的比例为3.6%,费效比行业领先。

可以说,中海已经提前保持了引领,具备了快速向新发展模式看齐,在下半场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三层信心:充足的“进击”资本

有了“稳”的基础,第三层信心,来自于“进”的资本。

得益于财务资金优势、融资成本优势、成本费用优势等,中海持续在夯实自己的城市布局优势、货量结构优势。

在土地市场萎靡的2022年,中海逆势扫货,新增土地储备40宗,购地金额1107.2亿元,新增货值2139.4亿元。

在新增投资时,中海重视顺应市场分化加大的趋势,进一步强化聚焦高能级城市的优质资产,优中选优。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增货值在集团新增货值中占比48.1%。

除公开市场拿地外,中海还抓住行业洗牌机遇,化身白衣骑士,通过收并购补充储备,收购标的同样是位于广州、上海、成都等核心一线城市,并购投入106.6亿元。

截止2022年末,中海土地储备为4389万平方米,若加上联营企业中海宏洋的土储,中海系列公司的储备将达到6842万平方米。

今年,中海的可售货值约7900亿元(不含2023年新购地增加的货量),可售货值居行业前列。且73%是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这些,都是中海提速口号的支撑。

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在31日的业绩会上就表示:“因为有充足的资源,我们今年制定了销售增长20%的目标,并对实现这个目标充满信心。”

不仅如此,张智超还提到了这样一句:我们内部肯定有更高的目标。

且由于过去一年多,由于土地市场竞争减少,中海这些新增项目的回报率也显著提升,为中海另一个目标——利润稳中有升,构建出了实现空间。

“第二曲线”强化高质量发展优势

商业收入增长30%,是中海今年立下的另一个确定目标。

2021-2023年,中海正在逐步加快商业项目的入市节奏,持有型商业项目迎来入市高峰。其中,2021年新增18个,2022年新增15个(包括5个购物中心、1栋写字楼、6家星级酒店、3栋长租公寓),新增商业运营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

而2023年,中海预计新增20个商业项目投入运营,三年合计新增商业项目53个。

伴随商业项目入市节奏加快,租金收入也将在2023年加速增长,2022年,中海商业物业收入达52.6亿元,在疫情影响之下同比增长1.8%。

中海预计,至2023年末,2021-2023年的新增项目数量占中海持有型商业项目总量的39.6%,运营建筑面积占比40.4%。

重要的是,随着疫情影响结束,以及新入市商业项目逐步进入经营成熟期,中海商业收入将呈现高速增长,这也是颜建国所说的中海的另一个“进”的资源。

机构普遍认为,秉持长期主义的中海,持续深耕城市综合运营生态,建立了多元化的优质资产、知名品牌和运营平台组合,从写字楼、购物中心、长租公寓到酒店、产业园区、康养等,均拥有良好的收入增长前景。

在业绩会上,海通证券就提问中海管理层,公司在写字楼、购物中心领域有很强的 实力,那么在 REITs 以及相关资产证券化方面有没有安排?

对此,中国海外发展副总裁王林林回应表示:“从长期视角看,中海把REITs作为契机,从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角度去思考商业模式优化。对中海而言,我们不会将退出当作一锤子买卖来思考,我们希望通过REITs建立一个持续高效投融资循环,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为商业资产运营构建更高效的发展逻辑,推动集团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