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经营名录内的小象优品:“颜值”决定免审额度,年利率高达80%

投诉信息显示,在小象优品借款,需先缴纳15%的服务费。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庞大的用户数是其重要资源。“流量为王”的时代里,除了自营业务外,聪明的商人们也都力求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

各类手机应用程序中随处可见的广告,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尽管此前百度推广饱受争议,其他各类广告也偶尔被指违规,但这也并未使得平台渐少对广告的投放。

如今,各类贷款业务广告也陆续在微信、腾讯QQ等页面。柒闻网注意到,近日,一则关于“小象优品、分期网购”的广告,出现在腾讯视频等手机应用程序页面。广告内容显示,最快1分钟出额度,新人借款免息,信用分620分可申请。

据了解,小象优品是一家海淘的网购服务平台,成立于2016年6月,隶属于为无锡源石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母婴用品、轻奢品、小家电等,主要业务包括线上平台建设以及线下渠道的整合拓展。

推颜值卡按颜值高低决定免审额度

柒闻网发现,小象优品APP提供各类充值服务,数码产品、珠宝首饰、日用品等分期购买服务。除自有商品外,小象优品还有部分商品来自京东、天猫、苏宁、考拉易购等其他电商平台。

用户在选定商品付款时,可选择小象钱包、颜值卡、情侣卡、其他等支付方式。其中,前三种均属于小象优品提供的贷款业务,“其他”则是微信、支付宝的现金支付模式。

小象额度支付是指用户在申请贷款、完成授信后获得的使用金额,最高额度为31000元。用户获得基础金额后,还可以完成运营商、支付宝、学信网、公积金、社保等多种认证授权,主动提升小象额度。

颜值卡是用户在上传照片,并完成基础授信后,按颜值的高低,获得一定金额的免审额度,最高为8999元。用户在开通颜值卡后,可享受额度内的免审提现、购物,同时还有部分其他优惠活动。每邀请一位好友开通颜值卡,可获得1999元的额度提升。

情侣卡则是在颜值卡的基础上,邀请好友开通情侣卡,即可与对方共享颜值卡内的免审额度。而情侣卡也于小象优品主页面推出的交友平台“来电”密切相关,用户也可在来电上邀请其他人开通情侣卡。

用户可通过小象花呗,导入淘宝、京东、亚马逊、国美等其他电商平台购物车,使用小象优品提供的支付方式先行付款。使用颜值卡或情侣卡还可享受折扣优惠。

除购物分期外,用户通过小象钱包,可进行相应额度的借款提现操作。此外,小象优品还通过“小象还卡”,提供信用卡代偿业务,“每还款1万元,立省288元”。

而小象优品APP上的“小象贷超”,则为各现金贷平台的导流入口。包括小象钱包在内,还有闪贷有钱、零零钱包、环客等多个现金贷平台。

借钱要先缴服务费年化利率高达80%

事实上,在小象优品种类繁多的折扣、优惠背后,是聚投诉上797条投诉。而解决量仅49条,解决率为6.15%。

根据小象优品赊购服务协议,当用户选择分期还款后,应按约定时间进行还款。其中某一期逾期后,视为所有款项全部到期。用户应立即清偿剩余的全部本金,并以此为基数按日支付罚息,罚息固定日利率为0.5%。还有逾期账户管理费,1—30日内管理费为0.8%/天,31—60天为1%/天,逾期61天以上为1.2%/天。

而大量的投诉聚焦在砍头息、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字眼,直指小象分期贷款业务违规。投诉信息显示,在小象优品借款,需先缴纳15%的服务费。

有用户表示,在小象优品借款23800元,实际到账20000元,分12期,共计需还款34000元。由此计算,该用户实际贷款年化利率为70%。在小象优品借款6000元,实际到账5100元,分9期还款,每期需还款一期905元,该用户实际贷款年化利率高达80%。

2017年12月1日,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即贷款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不得变相收取滞纳金、服务费等。

此外,与众多借贷平台一样,小象优品也需要完成大量的用户授信工作。其中,便包括“读取用户通讯录”,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暴力催收的投诉。超过还款期限后,平台会通过借款人通讯录进行电话催收。更有甚者,用借款人手机号注册多家借款平台,对其进行轮番“轰炸”。

小象优品官网显示,其主体运营公司为无锡源石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9年1月4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前述公司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至今尚未移出。

值得一提的是,小象优品及其关联公司,均未持有相关业务运营牌照,都不具备开展小贷业务的资格。对于小象优品放款资金来源,其官网和手机应用程序也都未做披露。

对此,1月15日下午,柒闻网致电小象优品客服询问相关情况,对方表示,通过小象钱包申请的贷款,资金均由平台放款。小象贷超里的贷款平台,为小象优品合作平台。在问及是否收取服务费时,对方表示,“贷款成功后,会有专人与你联系”,随后挂断了电话。

而监管部门要求指出,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