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展学习类APP专项整治行动,要进校须审核,不得向学生收费

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学校、教师不得从中获利。

蓝鲸教育2月12日讯,近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专项治理校园学习类APP的通知,通知要求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依法清理整顿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的移动应用程序。

同时,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

以下为文件原文: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严禁有害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川教函〔2019〕16号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教育厅决定自即日起至2019年1月31日开展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

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事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保护。各地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学习类移动应用程序纳入管理,引导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合理使用学习类移动应用程序。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校园。

二、全面排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结合四川省教育厅重大事项督办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对中小学生使用APP情况进行摸排和自查,重点排查学习类、社交类青少年使用较多的移动应用程序,及时掌握校园学生使用移动应用程序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依法清理整顿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的移动应用程序。

要加强与当地网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将涉嫌违法违规的APP、微信公众号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

三、严格审查

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要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使用的学习类APP纳入统一管理,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要确保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内容在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要以“有效服务教育教学、不增加教师工作和学生课业负担”为原则,合理选用APP,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影响正常教育教学。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学校、教师不得从中获利。要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四、加强监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和办法,切实保障进入校园的APP安全健康、科学适宜。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要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APP发布学生成绩、排名等信息。对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严肃问责。

五、确保长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同网信、公安等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学习环境,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

六、强化宣传

要加大对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渠道和形式,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对违法违规移动应用程序防范意识,引导中小学生远离低俗信息,文明上网。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慎重安装使用面向中小学生的APP。要丰富完善举报渠道,鼓励学校、教师、家长积极参与监督举报,提高社会各界对学习类等移动应用程序的关注度,强化社会监督,形成良好氛围。各地和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作业批改量,并通过批改作业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不能过度依赖APP。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学习类等移动应用程序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典型案例和专项整治具体做法、主要成果、意见建议等,于2019年1月25日前报送教育厅。联系人:冯艳,联系电话:028-86112384,传真:028-86110117,电子邮箱:sc86113095@163.com。

四川省教育厅

201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