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收购万达百货:马云成最大赢家?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业界称是一笔“张近东不傻,王健林不笨”的交易。不过,交易背后的最大赢家却显露出马云的身影。

新年伊始,国内百货业市场格局也迎来了新的气象。2月12日,苏宁易购(002024.SZ)董事长张近东对外宣布,该公司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百货”)。有评论指出,此项交易令一直“不站队”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甩掉包袱”做出了选择。

零售行业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此前阿里借道银泰收购万达百货的“阳谋”虽未实现,但是相比苏宁业务层面的完善和王健林寻找百货业务接盘侠的决策来说,“苏宁+万达”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阿里在战略布局上拖住腾讯,在苏宁和万达的棋盘之上,或许马云的“阿里系”才是最大的赢家。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行业格局生变

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化购物体验。

显然,收购万达百货是苏宁2019年在全场景零售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苏宁方面称,此次收购万达百货,能够达到锁定优质线下场景资源,同时进一步推进商品供应链变革,也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收益增厚。收购完成后,万达百货将被注入全新的数字化变革。苏宁拥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通过对百货行业的数字化改造来提升服务体验。除此之外,苏宁还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CPU能力,突破传统百货概念,从数字化和体验两方面改造供应链,补足苏宁在百货方面的拼图,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

其实,苏宁近几年不断创新业态场景,从家电、3C拓展至超市快消等八大产业,从苏宁电器到苏鲜生、苏宁小店,甚至从“苏宁小店2018年开店数量超过4000家,且2019年开出更多门店”的整体规划也不难看出,电子商务起家的苏宁易购对线下实体门店布局的迫切。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蓝鲸产经记者,现如今,苏宁在线下的门店结构,可以归结为“两大两小多专”,“两大”为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两小”为苏宁小店及苏宁零售云,“多专”则指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院等多种专业店业态。此次拿下万达百货,一方面可以补齐苏宁在百货市场的短板,同时也可以为苏宁商品供应链和服务能力,寻找新的落地可能。

但是,曹磊也指出,与万达“做减法”谋求“瘦身”做强做专策略背道而驰的是,苏宁这些年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大幅扩张,通过孵化自建、战略合作、资本并购这三大手段,实现快速谋求“生态型公司”的打造。目前来看,苏宁不少业务板块还处于“烧钱”投入阶段,亦须防范很多大公司普遍存在的“消化不良”、“大而全”、“协同困难”这三大“通病”。

蓝鲸产经记者查询数据发现,以苏宁小店为例,门店数量为878家时,亏损额度已达到2.96亿元,债务更是高达6.53亿元。在2018年10月中旬的一次股权交割中,苏宁小店获得3亿美元增资的同时,被剥离苏宁易购集团合并报表范围,而剥离后,反而为后者带来约3.03亿元净利润。

王健林改革下的“弃子”

从下嫁苏宁的万达百货来看,不得不提及王健林于2007年5月发出的“要什么就得有什么,没有什么就自己来”的言论。

在业内人士看来,王健林言出必行,之后的万达百货凭借万达商业“商业地产+百货”的模式,迅速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而2011-2013年是万达百货的鼎盛时期,彼时,它与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高级酒店共同作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门店规模曾接近百家。

据万达集团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在2014年底,万达百货累计开店99家,收入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65.3%。

2015年,万达百货出现业绩拐点,逐步卖店,短期内关闭10家门店,该年7月中旬,王健林甚至直言“要关掉国内一半百货门店”。同样在其言出必行的行为准则下,万达集团关掉了全国约90家百货门店中的46家。盈利门店暂时保留,并将持续调整。统计数据显示,至2015年11月,万达百货的关店数量达50多家,占到全国门店数量的近50%。

对于大规模关店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万达百货自2014年开始出现亏损等情况,虽然此后鲜有改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在万达集团2016年工作总结中,万达百货收入178.2亿元,完成计划的101.6%。这个成绩比当年万达体育产业、儿童娱乐和网络集团三项收入的总和,还高出67.1亿元,亦比旅游产业收入高出3.9亿元。王健林表示,“大家都知道去年(2015年)中国零售业很难做,(万达百货)能完成计划相当不容易。”

其实,在觉察到业务艰难后,王健林已经开始了业务调整。2015下半年,他成立万达金融集团,将万达的新业务重心转移到金融领域,百货业务也被剥离集团报表,紧接着便是将万达百货一点点“分割”。

而与苏宁的联姻,其实也是早有端倪。2015年,苏宁和万达签署了《连锁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就电器3C、母婴用品等专业店领域与全国万达广场开展广泛的合作。2017年12月,在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会上,王健林还曾透露,万达和苏宁将有资本上的合作。

2018年1月29日,苏宁与万达集团、万达商业签署《关于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之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出资人民币95亿元或者等值港元,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约3.91%股份,与万达集团、万达商业在原有开展的物业租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加强优质互补,实施资源整合,推进在商业物业开发及运营、金融服务、会员数据等业务领域的全面合作。

同时,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其实,种种决策的背后,是万达正在开启的新一轮变革,据该公司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以后,新开业的万达广场至少70%以上是轻资产,同时,万达广场也要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有所动作。在这波操作下,已然跟不上万达集团步伐的万达百货自然也就成为“弃子”。

阿里背后的棋盘?

蓝鲸产经记者通过启信宝查询苏宁易购股东情况发现,董事长张近东持股20.96%位居第一大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9.99%并列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而阿里与万达百货的渊源也颇深。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成立的万达百货隶属于万达商管,曾与万达广场协同布局全国百货。2013年,万达百货曾经考虑过以约82亿元收购银泰,但后来此事被搁置,知情人士曾对外透露合作搁置的原因是交易价格没有谈拢。随后,百货业态集体遭遇“滑铁卢”,万达百货也未幸免于难。

据中国商业地产全程服务机构RET睿意德统计,2015年万达百货关店56家,差不多是当时门店数的一半,这也成为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后万达系曾一度将重振百货业务寄希望于飞凡电商,不过收效甚微。

而彼时的银泰却与阿里展开支付宝业务合作,随后又延展到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并于2017年被阿里以200亿港元私有化,阿里持有银泰股份由28%提高到74%,后者因此加入“阿里系”阵营,成为阿里操盘零售市场的平台。

此后,阿里频繁借助银泰之手“买买买”,布局零售市场。2017年12月13日,银泰与南京中央商场注册资本3000万元成立新零售发展公司,中央商场持股29%,银泰持股71%。

2018年3月初,阿里借助银泰曲线布局西北零售市场,从王府井“虎口夺食”开元商场,拿下西北零售百货巨头开元商城,同时在西安布局新零售实体“生鲜+餐饮超市”的盒马鲜生门店。

有意思的是,当年万达百货欲吞并银泰不果,2018年坊间却传出银泰欲在阿里的扶持下收购万达百货,虽然消息被否认,但曹磊对蓝鲸产经记者表示,银泰收购万达百货的传闻不像空穴来风,二者在业务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各个层面都有大量的接触。

也有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坦言,万达百货与银泰两者,无论谁吞下谁,都是对国内零售业态的整合,若银泰真的完成对万达百货的收购,则相当于阿里在加码对万达业务的控制力,也意味着阿里系的线下布局将会延伸至华北和东北等地区,进一步扩大零售版图,而此次苏宁收购万达百货,最大的赢家也应该是阿里。

该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是阿里巴巴与腾讯抢占线下实体零售门店最为激烈的一年,从双方的排兵布阵来看,在腾讯阵营中,除了早期的京东、唯品会、永辉超市外,还将家乐福、海澜之家、步步高超市、利群超市、万达商业等拉入自己的生态系统;在阿里的阵营中,除了早期的联华超市、三江购物、苏宁易购、新华都、银泰商业外,高鑫零售(大润发和欧尚)、居然之家、开元商城等也被其收入囊中。“阿里系的苏宁发展百货业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与阿里形成冲击,但是其对阿里‘非友亦非敌’,在更大程度上,它能帮助阿里牵制腾讯。”

不过,曹磊则向蓝鲸产经记者分析称,阿里虽然是苏宁的第二大股东,但是阿里从苏宁身上,不论是资本层面,还是实体业务上都没赚到钱,反到是苏宁从阿里的股票套现上赚得盆满钵满。阿里入股苏宁成为二股东,是从业务战略上考量,化敌为友,用苏宁去牵制京东,如果万达百货做强,反而会冲击阿里系的银泰百货。

“苏宁是不甘心在阿里门下的,它还是要独立发展,苏宁也从不认为自己是阿里系,它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负。”曹磊说,“所以,苏宁入股万达百货,就是要打造第二个银泰百货,是会跟阿里竞争的,而且阿里提新零售,张近东绝口不提,一直称‘智慧零售’即可见一斑。”(蓝鲸产经 王君wangjun@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