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逆市暴增揭秘,各路机构强势布局

那为什么在去年的弱市行情下,ETF规模仍然能逆市暴涨?又是谁在疯狂扫货?伴随着2018年公募基金年报对持有人信息的陆续披露,这一疑问也可以得到解答。

按一般市场规律来看,ETF的份额暴增多在牛市。以股票型ETF为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其增长最大的几个年份分别是:2007年(637.14%)、2009年(246.38%)、2014(58.28%)。

但在2018年震荡下行的市场下,ETF的规模却仍然能逆市暴涨。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市场上共有198只ETF,合计份额2502.95亿份,相比2017年末的949.11亿份增长163.72%。

机构投资者结构更加丰富

那为什么在弱市行情下,ETF规模仍然能逆市暴涨?又是谁在疯狂扫货?伴随着2018年公募基金年报对持有人信息的陆续披露,这一疑问也可以得到解答。

华夏上证50ETF是国内首只ETF产品,也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上证50ETF。该基金成立于2004年12月30日,首募规模54.35亿份,2018年末的规模为200.03亿份,相比2017年末增长50.16%。而从前十大持有人来看,相比2017年末前十大持有人有七家券商的格局,到2018年末,银华资本粤盈1号、2号专项资管计划,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等机构进入前十大持有人中,持有人结构更加健康丰富。

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嘉实沪深300、建信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等多只ETF上。以建信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为例,该基金在2018年末的机构持有占比为36.11%,相比于2018年5月成立时的17.53%增加一倍,且其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永安国富永富12号私募基金、都邦财险旗下保险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认为,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数据显示,ETF以机构投资者申购为主,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养老基金或FOF产品。其中不乏一些小的私募基金或个人投资者。其次就是做套利的投资者。整体来看,还是以ETF机构投资者持有为主。从今年申购量来看,机构投资者占申购增加量65%左右,不管是从最新持有量,还是从新增加的量,机构投资者贡献是最大的。此外,华夏沪深300ETF的机构持有占比从2017年末的42.54%增加至2018年末的44.94%,华夏恒生ETF的机构持有占比从43.69%增加至68.99%,华夏中证500ETF的基金持有占比从3.76%增加至28.51%。

国企央企换购ETF成主要来源

而从机构持有占比来看,据已披露2018年报的ETF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汇添富上证上海改革发展ETF等三只ETF的机构持有比例均超过了95%。具体以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原股东的换购,以及资管产品、险资计划等机构投资者的认购为主。其中,上市公司原股东的换购是规模的主要来源。

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成立于2016年7月,首募规模达到152.2亿份,是2016年权益类基金中首募规模最大的一只。据2018年年报显示,该基金机构持有占比99.09%,前十大持有人中上海国盛集团以20.48%的占比排名第一,此外还有申能集团、上海城投、上海华谊等上海地方国企,和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的联接基金。

汇添富上证上海改革发展ETF成立于2017年12月,首募规模47.58亿份,该基金的指数成分股主要围绕金融中心、自贸区、迪士尼、科创中心、国企改革等相关上海本地主题。截至2018年末,该基金份额与发行份额保持不变,前十大持有人上海国盛、光明食品、太平洋人寿等全部为机构,机构合计持有占比99.94%。该基金2018年的净值增长率为-24.05%。

华夏基金、博时基金、银华基金三家公司旗下的央企结构调整ETF成立于2018年10月,首募规模合计483.39亿份,这一募集金额在2018年的基金发行寒冬颇为震撼。据悉,央企结构调整ETF资金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央企上市公司股东用持有的股票认购基金份额;二是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资金。

截至发稿前,三只央企结构调整ETF中仅有华夏的央企结构调整ETF发布了年报,该基金在2018年末的规模为146.53亿元,其中机构持有占比97.7%。该基金前十大股东全部为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24.95%的占比位居第一大持有人,此外中国中车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海洋石油等大型央企也位列其中。该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