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私募基金规模相差近7倍,逾2万家管理人拼未来前景

日前,SEC发布了2017年四季度私募行业统计报告,私募产品及管理规模显著增长。

日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发布了2017年四季度美国私募基金行业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四季度,美国注册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997家,私募基金产品30031只,资产管理规模共计12.5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54万亿元)。不论是私募基金产品数量还是资产管理规模,都较2016年都有显著增长。

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作为最早开始发展私募基金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私募股权投资和全世界第一支对冲基金。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些在资金、技术、管理具有先天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金融市场和衍生产品更加偏好,私募基金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发展壮大。

如今的美国拥有更为丰富和成熟的私募基金体系。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业务类型,SEC将私募细化分为对冲基金、流动性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资产证券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合格对冲基金等。在2017年四季度的报告中,对冲基金私募管理人数量最多,达到1722家,私募股权基金1132家。

相比之下,国内最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集中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两类。在中国基金业协会2018年6月的月报中,股权基金管理人有14309家,占全部私募基金管理人总数的近60%。

SEC官网信息显示,早先,美国大多数私募基金以投资顾问的形式存在,且不需要在证监会进行登记备案。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的缺失成为众矢之的,金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应运而生,2010年7月21日由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该法案规定,资产管理规模高于1.5亿美元的私募基金需在证监会进行注册登记,而符合一定条件的VC基金和管理规模在1.5亿美元以下的私募基金则可以豁免登记。所以,在美国的私募行业统计报告中,市场上还有很多私募基金并没有归入统计当中。

而国内则是从2014年开始实施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市场上无论规模大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都需要在中国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根据中国基金业2018年6月月报数据,国内现有23903家私募,其中,绝大多数私募基金规模小于0.5亿元人民币。规模在0.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私募基金有9541家,占比40%,另有2991家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为零。

尽管在私募基金的发展历史、管理规模、运作方式等多方面和美国存在差距,但自2014年实施登记备案制度以来,国内的私募行业也在经历快速发展,资产管理规模自2015年1月底的2.6万亿元,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6月,国内私募基金资产管理的总规模已经达到12.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