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保险拟垫1100万助中保车服筹建,中小险企抱团谋突围

据了解,中保车服拟对业内外的查勘资源进行整合,如利用蚂蚁金服的技术支持,解决车险理赔查勘力量不均衡问题,联合的做法或将使得中小险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近日,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保险”)公告称,拟为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中保车服”)垫付1100万元费用,以推动筹备进程。

作为行业性发起的车险理赔服务平台,中保车服自拟筹之日起就备受关注,不仅有30余家中小险企拟加入,亦有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公司的身影,众多期盼之下,平台实际推进中也有部分现实问题,包括各险企、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费用分摊、数据共享开放程度等,均需细细理顺。

化解查勘力度不均衡“痛点”,中小险企参与热切

近日,中保车服筹备事项再有新动作。8月17日,华安保险公告称,拟为中保车服筹备垫付2018年7月至9月的筹备费用开支预算1100万元,待中保车服成立后,从其资本金中返还。若中保车服未能成立,则由各发起人单位按认购股权比例分摊。

目前,中保车服拟定注册资本6亿元,根据出资安排,深圳中小财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小财联”)拟出资2.6亿元人民币,占比43%,华安保险持有中小财联2.31%的股权,故间接持有中保车服1%的股权。此外,根据中小财联股东大会决议,推荐华安保险执行董事兼总裁童清担任中保车服董事。

据了解,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指导下,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推动,华安保险与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等三十多家保险主体,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深圳控股等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等多方共同出资,拟发起设立中保车服公司。欲将其打造为全国性互联网保险科技服务平台,“运用保险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技术,为车险理赔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外,蓝鲸保险注意到,在去年8月末举行的中保车服(筹)启动筹备发布会上,拟参与的保险公司为数十家,而在华安保险近日披露的公告中,这一数值已上升为三十多家,不难看出,中小险企对参与中保车服公司的发起设立事项普遍抱有热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蓝鲸保险分析称,“中小主体响应比较强烈,主要原因也是其在车险市场一些劣势较为明显”。

整体来看,综合成本率高,是中小险企车险业务承保净亏损避不开的“痛点”,除了前期业务获取所需的渠道费用,后期出险理赔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亦不可忽视。

一般而言,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一般涉及程序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等,汽修厂维修同样为外延范围的重要组成,而中小险企多存在服务网点覆盖、理赔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出险时,保险公司查勘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去现场查勘,受限于可用人力、地理范围,查勘网点覆盖率与运营成本无法“一碗水端平”。

大平台融资源,险企、互联网公司各有所获

针对中小险企在车险理赔服务中面对的情况,中保车服可谓应运而生。整体来看,拟搭建的车险理赔服务平台,提出实现“车险查勘服务”、“车辆快修服务”、“汽车零配件服务”与“车生活服务”,通过平台整合社会快修资源,统一维修标准,规范维修价格,搭建远程定损通道,统一结算维修费等,使车险小额赔案快速便捷处理。

而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带来的规模效应、技术手段运用与海量数据,或是中小险企与互联网企业的主要谋求点。

资源共享、规模集约效应能降低险企车险业务的后端费用,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帮助解决查勘力度不均衡问题,包括人脸识别、地图定位、云计算等,另一方面,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汽车出行、车险市场的海量数据无疑是追逐的亮点。

蚂蚁金服作为阿里系金融业务的“尖兵”,业务集中在搭建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宏观来看,除出行数据收集外,亦可接入平台支付端口、整合车主信用体系。

“互联网企业也能通过参与的方式了解保险公司的运营方式及相应的数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上海昱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徐昱琛对蓝鲸保险分析道,除了数据外,运营模式或也是互联网公司欲“偷师”之点。

站上同一“起跑线”,多主体谋车险后端突破口

作为行业发起的车险理赔服务平台,中保车服有改善车险生态环境的初衷,对业内业外的查勘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利用如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的技术支持,解决车险理赔查勘力量不均衡问题,整合资源,联合的做法或将使得中小险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财险行业车险市场寡头效应明显的环境下,受限于规模、技术短板,大型险企与中小险企之间有明显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型险企与小型险企之间亦有一定差距,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或意味着,需要一部分险企放慢脚步。

由于品牌效应、服务完善程度不同,中小险企网点分布、与4S店的议价能力均存差异,一方面导致资源投入的不对等。此外,各险企车险前端获客成本不尽相同,通过后端业务管理拉开综合成本,在平台统一后端查勘、维修标准后,或无太多可操作性,后端无特色服务后,或进一步推高车险产品同质化程度。

经济学家宋清辉则指出,标准化或意味着牺牲一部分利润,可能会导致险企间的利润拉锯,“需要各方坐下来通过谈判平衡利益”。

“需要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结合,包括如何分摊成本”,徐昱琛指出,险企之间如何平衡、险企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如何平衡都是关键之处,包括费用平衡、数据开放程度、客户资源三方面,“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要处理好”,其指出,由于参与主体较多,若利益未达成一致,后续推进则困难。

此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滴滴车主通过培训考试后,可兼职“车险查勘员”,收到查勘指令后,就近赶往出险地点,在平台上按要求上传图片资料等相关信息,帮助完成核保。

对此,蓝鲸保险采访滴滴出行相关人士进行求证,其回应称,滴滴出行确有参与中保车服设立,滴滴司机拟兼职车险查勘员的情况亦属实,“参与的司机会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认证”。

滴滴出行是在“打车难”的前提下出现的共享经济产物,那么“查勘难”是否也能通过共享的方式来解决呢?

“术业有专攻”,宋清辉说道,让滴滴司机拟兼职车险查勘员,包括人员培训、后续管理也是现实问题,亦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可操作性仍需探讨。

徐昱琛则对蓝鲸保险分析道,一般而言,查勘定损需要高度专业化水平,但可操作性主要决定于险企对于兼职车险查勘员的要求程度,“假如只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到达指点位置并拍照上传,应该是可实现的”。

“专业性才能创造价值”,朱俊生指出,查勘人员客观立场和利益中立尤为重要,而通过科技赋能来降低成本,或是未来考量之点。(蓝鲸保险 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