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荣:金融科技在小微、民营企业及三农金融服务领域可大有作为

李东荣谈到,国家在经济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当一部分内容着力改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因此在这些领域,金融科技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1月14日,Money20/20中国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伦敦市副市长Rajesh Agrawal先生等参与会议并发表讲话。

李东荣评价浙江的金融科技发展的情况时表示,去年整个浙江省数字经济的产值已经达到了2.06万亿,占全省GDP的总量达到39.8%,居全国的第4位,浙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区和创新高地之一。

谈到金融科技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其作用时,李东荣表示,首先应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的出发点。他认为金融科技与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金融为本,科技为器,从业机构开展业务首先要牢守申办金融业务的出发点,并严格遵循金融活动发展和科技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以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已任,把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普惠水平,有利于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有利于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评估创新价值的基本标准。

其次,应找准金融科技创新的切入点,金融科技要充分发挥作用,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当前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李东荣认为从业机构应该按照需求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思路,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当中有效地金融需求和传统金融服务的短版,发扬精益求精的金融工匠精神,科学遴选相对成熟可靠安全稳定的适应性技术,应用到技术比较高的切合度的金融场景。要避免拉着锤子找锭子的应用误区,当前国家已在经济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在着力改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因此在这些领域,金融科技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李东荣举例称,有的机构成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便捷,随身的金融服务,有的机构尝试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结算,交易流水,存款投资等各类交易数据,满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有的机构使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对接农业核心技术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相关交易和物流信息,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还有一些机构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信息难以篡改可追溯性方面等特点,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

第三,坚守金融科技创新的根本点。过去经常提到金融业跟财富打交道的高风险的一个特殊行业。同时也是充满诱惑的行业,提升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处置等能力是金融从业机构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功课,也是最大的挑战。纵观全球金融发展历史,金融风险从来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销声匿迹。在防范金融方面不会因为技术的发展有任何的特殊和意外。我们到做到风险管控安排与产品服务创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有效地完善合规管理,应急处置,切实做牢数据保护,运行监管,灾难恢复等安全保障防护。使各类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处于可管,可控、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通过信息披露,通过风险提示,合同规范等方式,避免新的风险和成本向金融消费者不合理的转嫁。

第四,应做牢科技金融创新的支撑点。技术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的问题。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如果缺少机制、人才、数据、标准等方面的有效支撑,金融科技将只是空中楼阁和绣花枕头。因此在机制方面,要设向努力形式有活力的机制,通过各种创新平台,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完善试错融错机制,有效解决当前金融机构存在的创新融错不足,考核机理不相融等机制问题,人才方面努力完善人才的交易和轮岗机制,注重人才在业务和技术不同岗位的适度流动,培养复合型的金融科技专业性人才,逐步地弥补金融科技的人才缺口。

谈到数据时,李东荣认为,应该从单纯的数据的囤积者,转变为数据的挖掘者,在依法合规,并做好消费者保护的前提下,努力激活内部的存量数据,盘活外部的合作数据,切实地提升数据挖掘能力和治理水平。在标准方面应以增强安全性,合规性和互操作性为重点,积极地参与和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提高金融科技在服务要素,产品定价,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