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依赖利宝保险年内三获股东施援,车险陷两难待突围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利宝保险官网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至今,其已14次调整其注册资本,频频增资背后,或凸显常年亏损、偿付能力逐期下滑的“窘境”。

近日,蓝鲸保险注意到,利宝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宝保险”)拟进行年内第3次增资,事实上,2011年以来,利宝保险保持着“小而繁”的增资速度,股东频频施援背后,是其常年亏损、偿付能力逐期下滑的“窘境”。

事实上,利宝保险主打车险业务,居高的综合成本率,使得其陷于车险业务亏损的“泥潭”,对此,专家表示,一方面可收购成熟的保险中介公司,通过自有渠道展业,压缩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尝试非车险业务,运用股东优势,在分保、再保业务方面发力。

年内3次增资,利宝保险母公司频出手“扶持”

近日,利宝保险公告表示,拟增资1.2亿元人民币,将其投资总额及注册资金从17.26亿元变更为18.46亿元,事实上,这也是2018年以来,利宝保险拟进行的第3次增资,7月17日、8月22日,银保监会分别批复同意利宝保险增资0.4亿元、1.2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蓝鲸保险梳理发现,利宝保险官网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至今,利宝保险已14次调整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由较早期的3.55亿元增加至目前的17.26亿元,细化来看,2011年、2012年,利宝保险均两次上调注册资本,此后未间断,2017年稍有暂缓,2018年则再现增资动作。

利宝保险增资变动图

从增资金额来看,在0.4亿至1.25亿之间不等,与部分险企动辄超10亿的资金相比,体量相对较小,但利宝保险为何频繁补充注册资本呢?

对此,蓝鲸保险采访到利宝保险相关负责人,其回应称,增资计划主要是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通过持续增资,增强利宝保险的资本实力、偿付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综合竞争力,支持业务发展”。

事实上,利宝保险是外资险企中的老面孔,为利宝互助保险集团(以下简称“利宝相互”)的全资子公司,2003年,利宝相互在重庆设立分公司,2007年升级为全资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利宝保险,2009年开始,利宝保险相继在北京、浙江等多地成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布局。

据了解,中国市场是利宝相互在全球的重要业务区域之一,“主动对利宝保险持续增资,体现了利宝相互拓展中国区业务、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意图,以及对利宝保险实现盈利性增长的信心”,利宝保险对蓝鲸保险表示。

然而,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利宝保险,一方面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保费收入“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则是常年处于亏损“窘境”。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7年,利宝保险均处于亏损之中,2018年前3季度,净亏损0.56亿元。

利宝保险2009年-2017年业务情况(亿元)

除持续亏损外,利宝保险也面临着偿付能力下滑的局面。

2016年1季度至2018年2季度,利宝保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逐期下行,从319%下行至104%。一边是展业对资本的消耗,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一边是持续亏损,无法以利润填补,利宝保险的外资股东不得不频频伸出援手。

利宝保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频繁增资的行为,或说明利宝保险对母公司有较强的依赖性”,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蓝鲸保险分析称,在其看来,利宝保险多年来靠母公司持续注资,或未培育独立性。

车险业务陷“两难”,非车业务或可谋

事实上,利宝相互除了不断向利宝保险增资,提升实力以期扭亏外,也曾动过变更外资独资险企身份的“心思”。“若变为中外合资险企,或有助于打入国内市场,尽早实现本土化经营”,宋清辉指出。

2016年8月16日,利宝相互与三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胞集团”)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及股权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前者向三胞集团转让利宝保险的51%股权,成立合资企业,但这一计划并未如期推进,2017年8月中旬及11月中旬,利宝相互、三胞集团分别终止了此前的交易协议。

“脱手未成”,一位较为熟悉利宝保险的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称,不少外资险企欲通过变更身份贴近当地市场,但三胞集团优势或并不明显。

转换身份未成的利宝保险不得不照旧增资,与终止股东变更协议一同披露的,即为一封增资公告。

那么,为何外资股东背景雄厚的利宝保险,多年来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业务结构显示,利宝保险与大部分财险公司业务结构模式相似,主打车险业务,2009年至2015年,该业务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重在8成左右,2016年及2017年,业务占比下滑至69.78%、64.06%。

“中小险企车险业务成本都在10%以上,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成本等,不展业,固定成本高,若展业,又面临较高的中介手续费,利宝保险正是陷入此种‘困局’”,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补充道,“或可尝试缩车险,强非车,做分保、再保业务”。

“但不管什么险种,都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把固定成本均摊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指出,目前非车险业务也多是传统业务,“除非依靠股东资源,或者有新技术可以运用”。

不难发现,近两年,利宝保险车险业务占比已有缩减,是否存在“去车险”化趋势?

“接下来,利宝保险将对业务按照风险细分、客户细分等原则,对销售资源进行差异化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机构开设方面,在现有省级分公司的基础架构上,挖掘现有市场空间”,利宝保险对蓝鲸保险表明下一阶段公司战略方向,但并未对业务结构做出回应,此外,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利宝保险累计增设46个分支机构。

“现在早已过了靠开设分支机构来实现业务增长的时段,不能盲目靠数量取胜”,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外资财险公司可以尝试收购保险中介公司,控股后然后做自营业务”,其指出,目前不少保险中介公司业务能力较强,也有成熟团队,在业务政策的刺激下,或能实现可观的业务增长。

“尚未达到本土化,影响外资险企业务发展”,宋清辉指出,还需多利用母公司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优势,以谋破局。(蓝鲸保险 李丹萍 关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