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万用户编织起的学习强国梦

这一次,我们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款“网红App“。

图片来源: IC photo

作者:育论场 陆思齐

—你为什么卸载了抖音和今日头条?

—因为我有了学习强国。

01

超千万中国人都在用的学习APP

单从用户下载数据来看,学习强国的确已经超越抖音和今日头条,坐稳了IOS和安卓应用市场App榜单的头把交椅。

据知名数据分析工具App Annie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12日登上App Store免费榜单第一名后,这款以党政理论学习内容为主的教育APP就再也没有掉出前三,其间更连续19天占据着免费总榜第一的位置,长期盘踞在教育免费榜榜首。

同时据易观千帆与艾瑞的统计数据显示,学习强国目前已拥有了超过1600万活跃用户,从0到1000万,学习强国的用户迭进只用了57天。

2月26日学习强国活跃用户指数突破1000万(易观)

另一方面,在正式上线后的这三个月时间里,学习强国的相关话题讨论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发展态势,大家对这款学习APP的热情并没有随着上线日期的拉长而消失。据百度指数显示,这三个月里学习强国的关键词搜索量出现了九波明显的热度高峰,日均搜索量达8万余次。

其中反响最为强烈的一次讨论当属3月26日出现在微博上的#学习强国是个宝藏app#热门话题标签。在众多年轻微博用户的参与下,学习强国里的慕课、纪录片等优质视频内容被形容为隐藏的知识宝藏,直接推动该话题的当日讨论量达到87969条的顶峰。

在学习强国全网走红之前,如果你的身边没有老师、公务员或在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上班的朋友,那么你听说过这款“网红App”的几率可能需要先打个对折。但现在经由网友的密集讨论,学习强国的自愿下载安装行为正逐步增多,这款App里所拥有的强大学习潜力被迅速挖掘。

在微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赞美学习强国的声音。

当大多数人奔着阅读首页时政新闻的目的性而来,往右滑一下发现竟然还有《父母爱情》、《推拿》等豆瓣高分剧集,以及《航拍中国》、《国家宝藏》等大热纪录片,这种超乎想象的惊喜感恐怕令大多数人都溢于言表。

当然,还有一些小众但足够优质的视频内容在吸引和满足着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比如在“文化”栏目,你既能看到全聚德烤鸭金黄酥脆的烤制过程,也能跟随摄影镜头一扫护国寺的传统京味儿小吃,还能了解文明天下的景德镇陶瓷制作方法,这种寓教于乐、在看似玩乐中学到真东西的方式已经深受当下年轻人的追捧。

在此之前,可能很难想象出一款主要面向成人用户的教育APP能有这么火。但这款App恰好拿捏到了官方严肃形象与民间活泼氛围上的反差感,让用户们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津津有味,以至于“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找对象的标准要看学习强国有没有1000分”这样的段子,已经被大家当做日常生活的一项谈资。

至于它本身拥有的慕课学习资源则给了用户更多在内容上的选择权。在某一刻休息的间隙,你可能想到今天学习强国还没有攒够52分的上限,那么相对于略显枯燥的新闻时讯,刷一刷《韩语视听说》、《心理学与生活》这样的内容岂不是更为轻松。

02

学习类超级APP隐现

毫无疑问,积分是驱使用户在这款App上保持长期活跃的一项重要原因。

当学习强国的积分扮演起成绩考核的角色时,成年人一方面乐于发现一处文明竞技的新场所,并且还能是确保不伤身不伤神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一方面又苦于“没想到过了认真读书的年纪,还是要面对分数”。

进一步体验下学习强国的积分功能,不难发现它和其他学习类App的逻辑有着相似之处:它们的本质都在鼓励打卡、鼓励分享。

从2017年开始,朋友圈里分享打卡的人越来越多。背完100个英语单词要打卡、看完一篇文章要打卡,学完一段时间的内心感受还要打卡......一夜之间,你会感觉到身边的人仿佛都陷入了学英语打卡的魔怔当中。

莫非,学习的本质就是“打卡”?

在过去,打卡被视为一种自我激励手段,学习类App通过鼓励用户连续打卡并分享给熟人,从而获得自豪感与监督学习的动力。但打卡泛滥的今天,这种成就感还有人在意吗?

湖北高校传媒协会曾面向全国高校进行过一项“大学生使用学习类App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63.19%的学生表示用过打卡功能,其中80%以上的人打卡天数在50天以下。

可以感受到,打卡存在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坚持一两天还好,但要连续打卡一个月以上就很难了。学习者对待打卡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在参与过一些付费打卡社群后,很多学习者表示不会再次参与,因为学习这件事最终还是要靠自觉,害怕最后拿不回钱而每天被动学习的内心痛苦感是成倍增长的。

但学习强国一上线就展现出了一个成熟App该有的样子。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积分累积体系,其中倒数第二条就是用户累积分享两次可获1个积分,展现出了其对学习App本质的深刻理解......

单就这一套体系设计来说,很难再进行过多挑剔。先前,学习强国还在应用内开通了积分排名、特定时段多倍积分等更有刺激性的规则,综合而言已经让用户在应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能得到奖励。在外部,还有如积分满1500兑换景区门票等实实在在的奖励支撑着用户的热情。

看起来累积到一定量的积分并不难,但做起来真的容易吗?

经测算,在3月底的新规则出台以后,如果想要学习强国的积分达到1000分,在连续每日打卡的前提下,理论上至少需要20天,而累积到1500分则至少需要32天。

在所有的积分规则里,专题考试的套数目前只有17套(4月1日数据),这意味能拿到顶格52分的天数也就只有17天,剩余的日子里最高只能拿到42个积分。

这一改动正是注意到了“打卡”的形式化正在扭曲这款App的设计初衷——想让更多人自发学习,提升思想行为素质的本愿。对于学习强国而言,它的存在意义还在于鼓励更多国人不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以提升个人对知识型社会的适应能力。

不过就目前看来,学习强国至少已经让一部分人先学了起来。

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仔细观察一下学习强国的设计细节,你就能发现这款App的小心机不少,比如开屏页那一滴清脆的落水声。

据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83%的创意设计都首要关注于视觉效果,仅有余下17%的部分会注重各项感官的协调,大家似乎一致地忽略了声音标识对人影响的重要性。

但往往人对声音的反馈才是最全面的。如果多听几次学习强国的落水声,那么你可能会有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特别是配合着那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论语经典,入水又轻轻溅起的瞬间亦如与尘世的千万缕愁思进行了一场干脆利落的诀别。

一个好的设计常常使人动容,而一份好的使用体验往往摄人心魄。开屏页的落水声是让学习强国被用户认知的第一步,在中国衡量一个App优秀与否的标准还与平台能提供的功能、内容是否足够多有关。

而恰好学习强国踩中的这个点是成为一个平台而绝非一个应用。它的内核在于开放,它的优质在于包容。

拆解一下学习强国的构成,一股“微信+今日头条”的气息若隐若现。消息、关注、视频学习三个一级栏目的共存已经难以用聊天工具或资讯工具来概括其属性,各种不同类别内容和功能间的相互交杂又弱化了娱乐与学习的边界感。

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能够加以概括,那就说明一个“什么都可以有”的超级App正在诞生。

参考资料:

《APP打卡能否帮助学生自我管理?》,韩翔宇 陈晨 刘思 岚宫轲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