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刻,原酒企能否熬过这个“冬天”?

品质时代的红利,原酒企业还能等到吗?

投稿来源:云酒头条

品质时代的红利,原酒企业还能等到吗?

关于“危机”的说法,很长一段时间包围着原酒行业,但这一次,“冰川时代”或许真来了。

进入2019年下半年,白酒调整形势进一步显现,中小企业举步维艰,这种压力汇聚传导至上游,诸多原酒企业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原酒卖给谁?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产区的原酒企业,除个别规模以上酒企之外,整体较为低迷。”

面对云酒头条有关中小原酒企业的提问,成都酒协负责人如是回答。

邛崃某原酒企业董事长张维(化名)向云酒头条表示,进入2019年,公司营收未降,但利润下降了15%,已经处于盈亏平衡边缘。

张维的公司主要向河南中小酒企供应原酒,名酒下沉后中小酒企生存艰难,原酒下游客户生意难做,采购量下降,只因为还有客户采购部分高端调味酒,公司勉强度日。

产品滞销,张维只得加大原酒储存力度,指望依靠“新酒变老酒”赚钱。但原酒存储需要大量周转资金,7%-10%的贷款利息,严重侵蚀了本就不高的利润,加上环保投入近百万,公司的生存压力极大。

原酒企业的生存危机,源自大量中小企业的需求萎缩,原酒无处可卖,直接将原酒企业逼入绝境。以邛崃、大邑、崇州等区域为例,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原酒企业约半数处于停产状态,一些在开工企业也只是完成小额订单。

从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白酒产量1358.4万千升,2017年减少至1198.1万千升,2018年进一步缩减至871.2万千升,这其中或许存在统计调整的因素,但白酒产能淘汰趋势已十分明显。

应当指出的是,川酒本身的强劲增长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掩盖了白酒产量下滑的事实。今年前8个月,四川省白酒累计产量230.40万千升,同比增长7.67%,同期全国白酒总产量增长仅为6.46万千升。可以推算,如果除去川酒17.67万千升的增量,整个白酒行业产量将下滑11.21万千升。

作为四川原酒采购大户的几个产区板块,又是什么情况呢?

2019年1-8月,山东省白酒累计产量32.38万千升,同比下滑7.80%;安徽省白酒累计产量21.45万千升,同比下滑12.58%;河南省白酒累计产量19.47万千升,同比下滑6.71%,这几个传统意义上的白酒生产大省,产量下滑比例均超过5%。而在2018年,河南与山东的白酒产量下滑比例更是高达168%与162%。

川酒的产量增长,更多来自“六朵金花”的集体强势增长,以及“十朵小金花”为代表的腰部力量整体崛起,而作为“腿部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原酒企业,正面临着原酒无处可卖的巨大危机。

品质时代的红利,原酒企业还能等到吗?

行业整体产能缩减,川酒产量持续递增,这一现象普遍被视为“白酒品质时代”全面到来的显著讯号。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原酒企业,恐怕已很难坚持到分享品质红利的那一天了。

在从事多年原酒生意的濑溪河酒业董事长赖尔明看来,中小原酒企业正背负着多重复合压力,市场需求体量下降,对品质要求却不断提升。川外酒企采购优质原酒,一般首选高洲酒业等知名度高、规模优势显著的原酒厂,“如果中小酒企继续主攻低端原酒,毛利率下降到10%-20%,附加值很低;如果企业希望进行通过技改,增加存储年份提升酒质赢利,投入大,利息高,企业几乎无法承受。”

现实的致命威胁正在于此,中小原酒企业意图转型升级,加大高端原酒生产,这却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在享受品质红利之前,已将企业压垮。

在此前媒体报道中,这种现象已有所表现。

几年前,几乎各大银行都有专门的贷款专员攻关酒业,中小原酒企业可通过原酒质押拿到贷款,而现在随着行业风向转变,原酒企业融资难度大大增加,更多企业主只能选择民间借贷艰难求生。

在成都市酒业协会秘书长温立国看来,四川原酒小规模酒企众多,体量偏小、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弱。由于生产和资金的双重局限,使其在“名酒价值回归、品质需求升级”为主导的酒业复苏中享受红利较少。

现阶段的企业生存困境,很可能在不久后发展为大规模的原酒分化与整合,“未来四川原酒行业可能出现2-3个10亿级领军企业、5-10个亿元级腰部企业。”

从目前的川酒产业格局看,真正具有品质、规模优势的原酒企业为数不多,仅有10亿级的高洲酒业,数亿销售规模的蜀之源、渔樵集团等少数几个,以中小型原酒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川酒“腿部”群体,销售规模达到1300亿之多,大部分却是销售额在几千万甚至更低水平的“蚂蚁军团”,其今后命运走势又将如何?

产业创新背后的“微笑曲线”

与生存危机同时发生的,是四川原酒产业的深层次创新。

四川酿酒研究所副所长杨官荣认为,从市场需求看,白酒需求总量确实有所下降,“但高水平原酒价格以及纯粮固态原酒需求,依然保持上升。如果原酒品质不出色,产品属于大路货,自然就会感到生意难做。”

杨官荣指出,原酒企业要提升产品品质、强化技术服务,就要加大生产和技术投入,同时引入高水平人才和团队,为客户提供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才能增加客情黏度,成为供应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原酒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与推手,便来自超前的川酒产业创新。

2017年-2019年,川酒集团、四川原酒产业联盟、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相继成立。四川金三角原酒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规划设立中。

川酒集团具有国企身份,成立两年多来,其通过在泸州、宜宾、成都等地整合和建设生产基地,与200余家酒企达成合作。川酒集团董事长曹勇表示,川酒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优质的基酒生产供应商、中国优秀的国优品牌整合商、中国优异的酒类产品经销商”。

其中,成为优质的基酒生产供应商,在整个愿景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川酒集团将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为优质基酒企业提供酒体研发、品牌管理、专业技术指导、供应链管理、保理、基金等综合服务,最终实现优质酒类资源的共享、互利、共赢。

四川原酒产业联盟是由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组织成立的酒企合作组织,其提出建立原酒统一质量标准体系,并积极向产业链服务商转变,走原酒品牌化道路,组建原酒基金,通过系列举措,助力原酒企业升级换代。

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力量,则是锁定原酒收储、原酒销售、资产管理(白酒金融)、技术服务四大板块,通过“酒业基金平台+原酒酒窖集群”合作,与泸州、宜宾等地60多家规模以上酒企携手,稳定合作窖池1.5万多口,建立了收储容量6万多吨的原酒存储库,涵盖七大基地。

企业层面的转变同样值得关注。高洲酒业基于自身优势基础,开启了原酒品牌化零售、成品酒合作开发、大规模原酒输出的三驾马车模式,成功转型至高质量、高价值发展的新阶段;蜀之源酒业依托自然区位优势,推出“原酒体验营销”模式。同时,蜀之源还与酒传文化传媒合作,加码流通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运营,借助酒传的平台优势,实现原酒到商品酒的动能转换,助推品牌传播与产品创新,在2019年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同步增长。

而在更微观层面,四川的中小原酒企业甚至进化出了“新物种”。

濑溪河酒业董事长赖尔明表示,简单传统的原酒贸易模式已无路可走,为转型求生,公司在整合各种产业资源,创建“酒融汇”平台,该平台核心价值在于原酒供应、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功能的一站式输出,目前已与湖北楚园春酒业、辽宁“酒严选”酒类连锁等达成合作。

“冰河时代”并没有灭绝所有物种,而是推动了生物进化。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赋能者加入、落后产能出清、产品品质提升、服务水平升级等系统内在转变,原酒产业将以更强健有力的姿态迎接未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