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的熬与拼,项兴初何寻“亮剑精神”?

销量下滑、品质危机、造假风波、盈利不足、转型受阻,诸多利空交织因素,考验着江淮汽车的前路方向。

投稿来源:铑财研究院

导 读

经历2018-2019年的阵痛、迷茫,不少车企正在革新转型,谋求破局。

那么,从销量下滑、质量问题、造假风波、盈利不足、转型受阻等利空表现看,老牌车企江淮是否仍在“冬眠”呢?

车市寒冬,并没在2019年终结。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车市全年销售2583万辆,同比下滑8%。

那么,2020年又会如何?

中汽协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将下滑2%,2022年恢复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2020年汽车市场销量将下降10%至2250万辆,但也将在2020年探底后回暖;相比之下,乘联会比较乐观,其预期2020年我国车市将增长1%。

分化态度,折射出市场的复杂性。

不过,越是艰难时刻,越是价值的试金石。

吉利、长城等一干车企踌躇满志,纷纷调高2020年销售目标,来显示破局信心。

当然,也不乏悲观者,比如江淮汽车的销售目标低调,又在释放什么信号呢?

销售目标下调背后

近期,江淮汽车发布关于2020年度产销计划公告,据初步测算,江淮汽车2020年度产销计划为: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45-50万辆。而江淮汽车2019年度计划产销为50-60万辆,换言之,同比下调10%-25%左右。

值得强调的是,这只是管理层的初步目标,最终是否以此为准,还需董事会认可。但从中不难看出,面对风云变幻的2020车市,以项兴初为首的管理层颇有谨慎、甚至示弱之感。

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事实上,这并非江淮汽车首次下调销售目标。

据其官方公告显示,2018年度产销计划为60-70万辆,2019年度计划有所下调,为50-60万辆。

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江淮汽车连续下调销售目标,完成度还是不尽如人意。

据江淮汽车发布的11月产销报告显示,其1月-11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38.68万辆,同比下滑10.29%。

若按其2019产销计划最低50万辆的目标,销售任务仅完成80%。

若想完全实现目标,江淮汽车需在12月单月完成11万辆以上的销售量。从其表现趋势来看,这显然不太现实。

2019年9月,江淮汽车售出新车31697辆,同比下滑-8.7%。

2019年10月份。江淮汽车产销快报显示其当月共销售汽车32718辆,同比降低2.44%。

2019年11 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江淮汽车销量3.3万辆,同比下降7.76%。

分品类来看,2019年前11个月,江淮汽车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5.52万辆,同比增长5.09%。

尴尬在于,2019年11月,江淮汽车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2636辆,同比下降66.45%,跌幅甚至超过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比亚迪。

类似的利空之感,同样也发生在乘用车业务板块上。

据悉,江淮汽车乘用车2019年1-11月累计销量14.97万辆,销量出现下滑。其中SUV销量为85150辆,同比下滑2.74%;

MPV销量为35878辆,同比下滑34.37%;

轿车销量为31013辆,同比降幅27.03%。

三大板块集体不振,致使江淮2019年1-11月乘用车销量整体下跌17.9%。谈不上断崖下跌,却也“痛感”十足。

再来看商用车方面,表现没有乘用车那么糟。但4.73%的跌幅,也意味其调整之态。

其中,卡车销量220,952辆,同比下滑3.98%;客车板块销量5,294辆,同比下滑14.6%。多亏有多功能商用车增长16.93%的亮眼成绩,为整体下滑挽回不少颜面。

商用车与乘用车的颓势表现,折射出江淮汽车的发展困境。也拷问着江淮汽车集团总经理项兴初的“商乘并举”战略。

商乘并举不力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江淮汽车制造厂开始第一次转型,大力发展客货车底盘领域,着重研究生产客车、货车底盘。随着重型卡车格尔发下线,江淮旗下轻、中、重型卡系列商用车产品线形成。

2004年,江淮汽车提出“商转乘”战略。并于2007年接连生产宾悦、同悦、同悦RS、和悦等多个车型。

2014年,时任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正式提出“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战略目标,开启江淮的“商乘并举”时代。

随后,江淮汽车迎来高光时刻。2015年凭借SUV车型大卖,实现近35万辆的乘用车总销量,同比大幅增长75%,成为年度黑马。

同年,其股价也涨至巅峰的18.39元/股。

遗憾的是,这仅仅维持了一年。

2016年,江淮汽车乘用车销售增长仅为6.09%,大大落后于全国14.93%的增幅速度。

2017年,江淮汽车更是掉头向下,全线销量下降超20%,成为行业拖油瓶。

随后,便出现了前文中连续三年下调销售目标的现象。

股价方面,截止2020年1月6日,江淮汽车股价仅5.14元/股,不及最高点的三分之一。

显然,江淮汽车正在经历转型阵痛。

问题来了,江淮汽车究竟做错了什么,让转型痛感自2016年持续至今?

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曾表示,江淮汽车在采取“商乘并举”发展战略时,并没清晰地将其发展商用车的市场定位与发展乘用车的战略定位区分开来,这为公司向乘用车业务的转型带来一定阻碍。

专家观点可谓一针见血。所谓“商乘并举”,顾名思义是将乘用车与商用车放在同样核心位置。纵观国内汽车市场,真正能将两项业务“五五开”的车企,基本不存在。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车企都有着自己的核心业务。例如大众有高端车型辉腾,其主力产品仍是“亲民系”,同理。BBA也有中低端车型,但高端才是真正竞争力核心。

这些国际车企,在乘用车细分领域都有如此次序分明。反观江淮汽车的商乘并举,是否犯了多而不精、泛而不实的大忌?

需要说明的是,开发乘用车业务,本质上是好事,甚至是一条必经之路,

以在卡车业务上卓有名气的德国戴姆勒集团来看,2017年处于巅峰时期的戴姆勒在卡车上的销售利润率为6.7%,轻型商务车的销售利润率为9%,而戴姆勒客车销售利润率为5.6%。

中国重汽毛利率在2016年为10.54%,2017年为10.02%,2018年仅8.86%,毛利率逐年走低。

2018年,一汽解放市场占有率为9%,但利润率只有3%。

这些数据鲜活说明,仅靠商用车来保证盈利足够难度很高。因此,以商用车起家的江淮汽车,开拓乘用车业务并没有问题。

只是,乘用车领域竞争更为红海,快速迭代、核心内核比拼,往往让缺乏经验的新入局者压力重重。

乘用车经验不足

聚焦江淮汽车,产业基础十分雄厚,但在运营方面,商用车与乘用车完全是两个世界。

具体来看,首先是应对政策及市场的变化较慢。2019年6月,瑞风高端MPV M6销量仅为21辆,上半年累计消费量不足百辆。在此背景下,该款车型6月下旬推出的全新改款车型仍为国五车型。其他厂商清理国五库存,布局国六车型时,江淮汽车逆势而为,显示出其经验不足。

同时,在SUV红利期后,江淮汽车没有积极谋求更细分化转型,也是其经验不足的表现。

汽车观察员肖红认为:国内SUV的红利期已过,面对众多自主品牌“围剿”及销量等因素,江淮汽车的市场蛋糕被逐步“蚕食”。

新能源方面,江淮汽车似没能快速嗅到补贴退坡的危险性。

项兴初曾指出,汽车产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甚至负增长,产品、技术、品牌升级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巨大资源投入的矛盾凸显。国内车企当前不但要面临传统燃油汽车升级、追赶的压力,还要面临长期挑战。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公司将新能源业务提升为公司的战略层面。

不难看出,江淮汽车对新能源的重视度极高。然突如其来的补贴政策退坡,令2019年1至8月,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9.3万台,同比增长32.0%。相比2018年同期88%的增速,下滑不少。

除产品线布局争议,在关键的产品品质方面,江淮汽车也遭人诟病。

质量问题伤

目前,网上消费者针对其乘用车的投诉并不少见。

2019年10月29日,吴先生发起对江淮汽车的投诉显示:“江淮S7发动机排放故障,而且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让我换火花塞,让我加燃油宝,什么都解决不了,就是不愿意检查真正的排放,检查三元催化,我的M5机油管经常破,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竟跟我说扭力问题,难道江淮厂家就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吗?什么事只解决表面,不解决根本问题”

瑞风S3的投诉也不少。例如2019年5月,有消费者在汽车投诉网投诉:2017年3月本人购置江淮瑞风M3宜家版车辆,车辆购置至今各类问题不断发生,首先是车辆在行驶不到一万公里时,渭南4S店通知让开车来店更换后桥板轴,说是厂家发现那个批次的车后桥有质量问题,免费为车主更换,我用车地距离渭南4S店一百多公里,我说那费用怎么办,渭南4S店态度恶劣说你随便,想来就来,不来算了。......用车2年来,我不是在江淮汽车4S店,就是在去江淮4s店的路上,大问题小毛病不断,虽然是保修期可以免费更换,但是二年时间多达十多次的来回跑,这费用也早都超过免费范围,浪费的时间更别说了。

除拳头产品瑞风系列,针对江淮新能源车型的吐槽同样不少,例如有车主在汽车投诉网称:从18年买车两三个月充电时继电器就频繁启停。跟售后反应很多次一直拖,他们拖到今天的答复是不好解决,继电器就是充电时风扇一起一停还嗒嗒响就像开关一样,频繁开关,希望抓紧解决,一次比一比厉害。

声声投诉,摩擦着消费者的忍耐线,也暴露出江淮汽车关键品控上的诸多漏洞。

天价罚单,排放造假

事实上,江淮汽车自身对其乘用车的颓势之因也十分清楚。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别人都在做平台,但我们还只是在造‘车’。”安进说,在别的企业通过平台化来降低成本、提升市场效率的背景下,江淮在乘用车市场上仍通过单一产品来取胜模式,抗风险能力自然较低。

这也证明了江淮汽车在乘用车运营方面,确实十分薄弱。

也基于此,有业内人士评论江淮汽车的“商乘并举”战略,颇有“眼高手低”味道。

一方面,其想迅速在乘用车市场抢占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又缺乏成熟车企的底蕴、经验、品质等关键匹配,最终使得其战略布局不力。

想必项兴初对此也了然于心,其在2019年向媒体声称,江淮汽车的发展战略还是以做大做强商用车为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这句话已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江淮汽车,本质上还会是一家“商用车企”。这也意味着“商乘并举”的策略已失色,“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大概率会成为江淮汽车新的发展方向。

遗憾的是,江淮汽车并没抓住时机,2019年的“天价罚单”,又让其向新出发的第一步崴了脚。

2019年7月5日晚,江淮汽车发布的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显示,近日,江淮汽车因产品涉“排放造假”“以次充好”,收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罚单,累计罚没共计1.7亿元。

江淮汽车方面表示,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的载货汽车产品。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主任刘子建表示,此前很多汽车厂商对排放问题还不是特别重视,鉴于江淮汽车造假问题上已是屡发,所以我们采取两倍处罚,货值大概是8000多万元,我们一共处罚1.7亿多元。这次处罚对净化汽车市场起到非常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江淮汽车第一次“排放造假”。

据悉,在2014年排放标准由“国三”升至“国四”期间,江淮汽车卡车曾通过经销商渠道修改《合格证》上发动机型号和编码以假乱真,发生过以“国三”冒充“国四”的行为,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

两次“造假”,不仅体现其排放管控力薄弱,也让公众上市企业的诚信、责任形象大打折扣。

这对江淮汽车的企业形象无疑是大打击,对其业绩也会造成不小影响。公告显示,这笔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江淮汽车损益,相应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令人玩味的是,“天价罚单”和销量持续下滑的不利状况下,2019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54.33%。

如此高增,底层逻辑是什么?

如何走出温室效应?

政府补贴是一个重要支撑。

此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2019年11月29日,收到政府补贴3.78亿元(不含前期已披露政府补贴),加上前三季度的4.63亿元,2019年补贴累计已达8.41亿元。

仅2019年9月18日的公布的一笔补贴,就已超过江淮上半年1.25亿的净利润水平。公告显示,因合肥地铁5号线规划施工要求,政府向江淮汽车名下房产进行征收,江淮汽车获补偿资金2.11亿元。交易后,江淮汽车预计2019年度净利润将增加2亿元左右,已超江淮上半年1.25亿的净利润水平。

将时间线拉长,据媒体统计,江淮汽车2014年-2018年间共收到政府补贴87.18亿元,而这几年江淮汽车的净利润为22.25亿元,即实际亏损超50亿元。

可见,补贴对江淮汽车的重要性。

问题在于,巨量扶持并未给江淮汽车的销量不振带来多少变化。越走越低,甚至管理层都失去了2020年冲击高销量的勇气。试问若有一天补贴退潮,江淮汽车又该何去何从?

如何走出温室呵护,快速提升内核,打造核心竞争力,无论对项兴初还是安进,都是一道严肃且迫切的思考题。

项兴初何寻亮剑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淮汽车2019年的糟糕表现,近期,关于江淮现副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接任董事长的消息不胫而走。

项兴初的个人履历显示,其1994年加入江淮汽车,历任江淮汽车总经理助理、总质量师、重型商用车公司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现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及江淮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

客观而言,长达26年的江淮生涯,项兴初拥有丰富经验。问题在于,现在的江淮汽车,除了经验,是否更需要关键革新?

纵观商业社会的“颠覆逻辑”,每一个企业的涅槃重生,往往不是来自修补丁式的持续性创新。

尤其是面对汽车业的技术、业态、市场、模式的全新洗牌,一些老牌企业的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已成为其迭代变革的重要掣肘。

行业分析师付辉认为:“江淮已经很难好转了。原因在于,首先,行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江淮还没有对此做好准备。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与以往大不同。其次,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存在瑕疵,安进在的时候,不重视技术与研发,人员流失严重,破坏了公司的运营结构,现在很难恢复了。

上述专家的话,有些激进偏颇,却也有警钟意味。

面对上述困境,江淮汽车已到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之时。

只是,以项兴初为核心的管理层,不断调低销售目标,是否意味其缺乏逆境升腾的勇气?

《亮剑》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现伟大的企业。

在销量下滑、品质危机、造假风波、盈利不足、转型受阻,诸多利空交织因素,也在考验着江淮汽车的前路方向。

狭路相逢勇者胜。实际上,寒冬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最好的价值回归。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聚焦汽车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撇去浮躁、短视。寒冬之中,与其迷离煎熬、士气不振,命运会偏爱懂产业深耕、怀品质初心、勇迭代创新的企业及企业家。项兴初能否带领江淮逆势突围,铑财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