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的进与退,京东的喜与忧

时至今日,看似京东已从大病缠身,回归常态,但这往往是最大的隐忧。

投稿来源:趣识财经

京喜现春雷,未闻滚滚声。

3月11日,京东旗下京喜“春雷计划”甫一推出,却如泥牛入海,波澜不惊。

据了解,京喜此次春雷计划,通过产需两端入手,盘活消费需求。

具体言:在产业供给端,春雷计划专项制定“百大产业带整合帮扶策略”,加持资金、入驻、运营、人力等领域的扶持政策,重点帮助疫情影响较大商家解决滞销与库存难题。在需求端,注入全平台流量和营销资源,结合“云赶集”、“尚新季”等多个促销活动,刺激需求。

简言之,京喜由此前专注下沉市场,拓荒c端用户,扩展到兼顾b端商家,实现产业帮扶。

但对此,市场似乎反应平平,并未有多少“惊喜”。

01

京喜的春雷计划

2019年9月,京喜由京东拼购改名而来,并推出了独立的App以及小程序。

彼时(京喜上线前),京东营业收入已连续多个季度增长放缓,其增长率一度降至20%。比营收更严峻的,是用户的持续萎缩,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用户一度减少了860万。

对京东而言,京喜上线,并未如字面那般轻松惊喜,相反它是压在京东人肩头的一副重担。它是京东对抗拼多多、聚划算(阿里),决战下沉市场的重要棋子。

此后,随着正式接入微信一级入口,京喜取得了阶段性小成。

援引京东高管所言,在疫情爆发前,京喜日订单规模超过100万。而在四季度财报中,京东净收入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26.6%;同期活跃用户增长超2700万,其中7成来自下沉市场。

在经历长一年多的业绩缓慢后,京东又转入增长快车道。

在行业人士看来,凭借微信以及京东线上流量加持,京东暂时克服了c端用户的增长困局,但发力b端深耕产业链,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电商行业观察人士李岩指出,“长期以来,传统电商凭借囤积的流量优势,在与b端企业合作中,握有绝对筹码,以流量换收入(提成)的合作模式最为典型。但这样以来,品牌企业的利润空间便被大大压缩,双方极易产生矛盾。”

日前,京东与神舟电脑,便因“货款与提成”纠纷,而大打出手。

事件经过大致是,京东方面要神舟电脑一千多万返利,但神舟电脑却要京东商城3.3亿回款。双方各执一词,看神舟电脑声明文件,其已向北京二院提起诉讼。

为此,不少网友扒胡润财富排行榜(2019年),将身家33亿元的神舟电脑掌舵人吴海军与身家760亿元的刘强东做对比,在同情神舟弱小之余,指责京东的野蛮进攻。

但人情归人情,商业归商业,在双方利益纠缠背后,是传统电商商业模式“原罪”的体现。

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宇观点,在百货销售中,有一种“家乐福模式”。在家乐福模式下,供应商向电商平台交付进场费。账期内,平台用此费用,开拓销售渠道,打造自己的流量平台并带动销售。但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塑造了“平台”品牌,供应商是商品提供者,而非品牌赋予者。

长此以往,真正的品牌供给侧,便无法带来价值增值,消费者也无法获取低价福利。整个供需两端,在供给与需求的巨大冲力下,走向割裂。

而与之相对的,是沃尔玛模式。

沃尔玛模式的关键,不在于销售渠道强弱,而在于精准的供应商定制策略。确切来说,是参与到上游供给端产品定制上,与供应商共建品牌生态。

在现实中,京东与神舟电脑的合作更似家乐福模式。但随着新消费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选择与供应商共建品牌生态。

以拼多多为例,无论是深入云南保山,开启新型扶贫助农模式,切入咖啡生产上游;还是驶入安溪,与当地企业共建铁观音新品牌计划,其与合作方聚焦在:共建新品牌,深耕产业链。

不止拼多多,在近年的6.18,京东的零售促销也出现新变化。一方面,京东与品牌商的联合不断强化,共赢理念不断深入;另一方面,C2M反向定制受到重视,反向定制商品下单金额不断翻番,获得消费者认可。不难发现,京东从主要依赖消费者,拓展到联合消费者与品牌商,不断优化中间交易平台,但在生产供应链中,涉足不深。

及至京喜的春雷行动,不少外界人士直言,本轮的产业帮扶,聚焦在滞销与去库存,依然是品牌生产商的救急销售,与深耕产业链尚有差距。

02

东哥的急急身退

但无论如何,随着京喜流量加持,京东的进击依然高效,这在上季度财报中可见一斑。

但与京东野蛮进击,鲜明对比的是,京东的掌舵人刘强东却急急而退。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9年至今,刘强东退出公司大股东/法定代表人/主要成员/实控人的信息多达80多条,包含卸任京东云计算总经理,以及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高管职位。

无独有偶,近日刘强东又卸任了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股东、法定代表人等一众关键角色。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在京东打造的电商、物流、数科/金融三驾马车格局,刘强东在慢慢淡出。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整年,无论对京东抑或刘强东,都委实不易。从“桃色风波”到股价大跌市场动荡;从末位淘汰到取消快递底薪变革物流;从用户流失到直面下沉疯狂反扑;从10年亏损到首次盈利股价回归......

时至今日,看似京东已从大病缠身,回归常态,但这往往是最大的隐忧。

如行业公认,京东没有2号首长,刘强东的慢慢淡出,需要新的运营机制来填补空缺。而符合近20万京东人利益的运营机制的建立,必是一个长期过程。

新冠疫情下,虽线上流量逆势利好,但互联网流量触顶,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京东杀入下沉市场,“收割”用户流量背后,是微信九宫格巨大流量以及社交电商共同加持的结果。知情人士透漏,为获取微信流量,京东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而除却流量外,在产业链层面,京东总是慢人半拍儿。是船大难掉头么,但京喜这艘小船,为何也如此浅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