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布局多年仍未打开市场,董责险逢风险场景或借瑞幸咖啡风波走热

业内专家指出,当监管加强,董监高行为出现问题后处罚力度加大,风险转移需求也就会增强。而具体是否会选择以投保董责险的方式进行风险转嫁,还是要上市公司视自身情况而看。

瑞幸咖啡造假风波的影响还在持续,作为向公司董监事、高管在行使职权时,因过失导致的损失进行风险兜底的保险产品,瑞幸咖啡投保的董责险成为讨论热点。

事实上,我国引入董责险已近20年时间,但投保率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业内指出,这主要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处罚机制等均有所关联,存在侥幸心理的上市公司选择了忽视这一险种。3月1日,新《证券法》施行,强化信披监管,加之此次瑞幸咖啡形成的风险教育场景,业内认为这是董责险向前推进的重要助力,但同时也对保险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做产品时,进行前期尽调、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瑞幸咖啡助董责险走热,兜底风险提企业抗辩能力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持续酝酿,伴随着事件演化,人们的关注点从具体的造假行为转至问题如何收场,董责险这一险种,也由此引发关注。

董责险,即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也称D&O保险,是指当公司董监事、高管在行使职权时,因过错导致的第三方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机构对公司依法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进行承保。购买董责险,有助于企业提升董监高抗辩能力,发挥各自经营职能,解决董监高履职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也是对于股民利益的保证。

董责险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较晚,2001年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上市公司可以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2002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出台,指出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2006年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明确,鼓励大力发展包括董责险在内的责任保险。

目前,董责险在国内市场尚处于发展前期,从上市公司已购买的董责险产品来看,投保产品的保额多集中于5000万至1亿元,保险期限以1年期为主,产品价格根据承保的责任范围、承保期限而有所差异,主要为定制化产品。

蓝鲸保险了解到,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购买了董责险,总保额近2亿元,其购买的董责险相对复杂,为多层嵌套、带有超额赔付层的共保保单,即在基础层多家险企共保保单的同时,进行多层超额赔付层的叠加,当赔偿金额超过单层赔付可负担范围时,即可触发下一层赔付层进行赔付。

投保董责险也并非意味着必然进行赔偿,常规来看,董责险会设置除外责任,如当被保险人基于故意、恶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当被保险人因不当行为承担的惩罚性赔偿以及刑法中的罚金等。除外责任内的情况,并不在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之内。

董责险国内推行缓慢,“藏侥幸”投保率不足1成

回溯来看,董责险在国内已经发展近20年,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目前董责险承保率尚不足1成,与欧美超8成上市企业投保董责险的密度相去甚远。

除发展时间较短外,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处罚机制等均有所关联。

“国内上市公司中,不少股权构成为拥有控股权的大股东加众多小散股东,当事故发生时,小散股东较多,导致保险赔偿的责任人相对模糊,存在赔付困难;另一方面,控股股东若觉察到高管存在问题行为,可以实施更换,走理赔程序略显繁琐”,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而国外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很少出现控股股东,董监高相对独立,保险需求也就更为迫切”。

从处罚机制来看,据法律人士介绍,目前对于上市公司被索赔的案件中,法院的赔偿判定原则为“填平”投资者损失,参考依据为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相对较低,对应董责险相对高额的投保费用,不少上市公司仍然因侥幸心理而不愿支付。

不仅如此,当投资者权益受损时,仍然以企业或股东为主要起诉对象,相关处罚也主要针对企业,董监高面临的处罚以市场准入或问责为主,经济处罚金额相对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新版《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幅提升。

“董责险的前景,与国家对于上市公司的法治情况有较大关联”,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向蓝鲸保险指出,“当监管加强,董监高行为出现问题后处罚力度加大,风险转移需求也就会增强。而具体是否会选择以投保董责险的方式进行风险转嫁,还是要上市公司视自身情况而定”。

3月12日,东方精工(002611.SZ)在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公告中即表明,新《证券法》中首次写入“投资者保护”的专门章节,有针对性的做出投资者权益保护安排,将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客观上也导致投资者维权诉讼风险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以购买董责险方式,为公司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0以来16家上市公司投保,业内:险企应完善尽调、风险评估

据蓝鲸保险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有14家披露投保董责险公告,同时有2家公司公告继续购买董责险,共计16家。此时,瑞幸咖啡事件暴露,给上市公司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形成了董责险的教育场景。

招商证券指出,瑞幸咖啡事件对董责险市场发展影响明显,对该险种起到宣传作用,刺激更多的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不断完善的浪潮中,合理地利用保险保障功能进行风险转移。

“无论是对于A股、中概股、科创板,乃至非上市企业而言,出于风险管理、为投资者负责的考量,都有投保董责险的必要,此次事件,有助于企业看到董责险的必要性”,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分析称。

“而进一步落地产品还需要保险机构去推进,对于公司的上市地点、监管制度、所处行业、同类型企业情况、企业过往经营数据以及董监高的情况做好尽调,进而量身定做产品,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做好风控评估”,前述保险业内人士指出。

从已布局董责险的险企工作来看,正在逐步优化、提升风控能力,如与风控信息服务平台合作推出AI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动态数据协助其进行风险监控与预警;对企业进行舆情监控、收购及股价的异常波动监测,以及市值管理等增值服务。

此外,据了解,目前仍有部分并未推进董责险业务的险企正处于观望状态,业内人士提醒,若有推进打算,应在风控机制成熟的基础上尝试性布局,不可冒进。(蓝鲸保险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

#瑞幸咖啡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