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大王VS回扣大王:徐镜人的双面人生

他本人也依靠板蓝根发家致富,被称为“板蓝根大王”。

文|商界杂志 周慧娴

编辑|朱作明

浙江泰州的7月,夜幕已然降临,滚烫的热浪却一阵阵地袭上行人裸露的脚踝。人行道上挤满了驻足眺望的群众。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送别“板蓝根大王”徐镜人最后一程。

7月中旬,扬子江药业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镜人在前往新疆伊犁工作期间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7岁。他走了,但其浓墨重彩的传奇故事依旧掷地有声地回响在泰州大地上。

26岁那年,徐镜人放弃了“铁饭碗”,借了几千元钱,租下仪表厂的一间车间作为制药厂房,就这样奠定了扬子江药业集团奔腾之魂的源头。随后的半个世纪,这家公司在徐镜人的带领下,正如其名,以长江为魂,奔腾不息。他本人也依靠板蓝根发家致富,被称为“板蓝根大王”。

01 扁担挑出来的“药王”

1971年,徐镜人创立扬子江药业集团,后来,厂子因试产百尔定和百乃定初露锋芒,徐镜人备受鼓舞,干脆开了一块荒地准备大干一场。

没有国家拨款,也没有银行贷款,徐镜人就带着那群老乡从一砖一瓦开始搭建公司的明天,还远赴河南安阳第二制药厂“学艺”,带回生产菌种。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口岸工农兵制药厂”终于运转了起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创业的艰辛是真实地体现在筋骨上的。1972年,工厂正式投产,徐镜人选择了清热解毒的板蓝根作为主打产品。当时制药厂买不起水泵,徐镜人就和员工一起,每天天蒙蒙亮就挑起扁担到附近挑水。由于配料用的是搪瓷桶,厂子周围的小道上时常传来扁担钩和水桶互相碰撞发出声响,叮叮当当地编织出了时代的序曲。

为节约成本,徐镜人时常身兼数职,既是厂长,又是泥瓦工、建筑工、搬运工。有一次,徐镜人托关系从上海买来1吨糊精,为节省搬运费,他独自一人扛着大圆桶,用了两个多小时把40桶原料装上了船。

就这样,徐镜人靠着一根扁担,吱吱呀呀地挑出了药厂的未来。但他没有想到困难已经悄然蛰伏在了身边,这次,扁担也撬动不了这道难题。

彼时,800多家遍地开花的大小药厂一度造成假药、劣质药盛行。1981年,“国务院国发179号”文件规定,“严禁乡镇一级开办制药厂”,一个县只能保留一家制药厂。很不幸,“口岸工农制药厂”被划入关停名单中。

徐镜人不服气,那时其产品板蓝根冲剂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所以当他找到市级领导控诉时,扬州市委副书记立刻同意保留下徐镜人的厂子。

在扬州市委的建议下,工厂由“镇办”转为“县办”,挂上“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的牌子。徐镜人要的不仅仅是让厂子运转下去……

2年后,徐镜人提出重新挂牌、自主经营的意愿。扬州市医药局长郁彪提出了一个硬性指标是:产值要达到一千万。1985年,车间产值达到一千六百万元,并引进了一批中国药科大学的毕业生,漂亮的成绩单让厂子彻底解决了资质问题,直接更名为“扬子江制药厂”。

徐镜人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幸运女神将再次降临。

02 “板蓝根大王”再创业

扬子江制药厂的幸运源于病毒的肆虐。

在灾难面前,不少国人都开始莫名其妙地“信仰”板蓝根。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此、2003年的非典亦然,1988年的上海甲型肝炎更是如此。当时,29万多人发病,板蓝根能够防治甲肝的消息在百姓口中口口相传。就在那个新年,板蓝根成为“神药”,供不应求。

新年伊始,扬子江制药厂接到通知,紧急支援上海400万包板蓝根。可那时厂子板蓝根干糖浆月产量仅为5万包。徐镜人只能带领着工人火力全开,那个春节,厂里没人休假回家。最终,385万包板蓝根干糖浆从泰兴运往上海,经此一役,徐镜人正式加冕成为“板蓝根大王”。

可人生路总是充满了意外,幸运女神行迹匆匆。1990年至1992年间,徐镜人因“莫须有”的诬告,离开了扬子江制药厂。

没有徐镜人的三年里,扬子江制药厂发展受挫。好在1993年,徐镜人恢复职务,但此时留给他的却是一个亏损两百多万的制药厂。他盘点了一下厂子的资产——当时的王牌产品是板蓝根和速效伤风胶囊,他的眉头一下子就锁住了,想翻身,扬子江制药厂还需要祭出新的“王炸”。

徐镜人沉下心,把“板蓝根大王”的光环逐一收下,也放下了命运的不公,开始 “第二次创业”。终于他在中药药方上找到了涅槃重生的希望。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老中医通常都总结出了自己的王牌药方,但普罗大众却对其知之甚少。一旦突破这个壁垒,让中药药方“出圈”,扬子江制药厂就有机会挣到第二个春季。

徐镜人想到了“中医泰斗”董建华。面对突然拜访的徐镜人,他有些错愕,礼貌地拒绝了徐镜人的合作请求。没想到徐镜人非但没有气馁,反而越战越勇,数次北上后最终打动了董建华,并将秘方“胃苏饮”亲自交到了徐镜人手中,再次为扬子江制药厂注入了滚烫的新鲜血液。

至此,扬子江制药厂开发出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这也坚定了徐镜人“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的中药开发战略。
随后的日子里,徐镜人不断与中医界领军人物合作,频频开发现代中药:香芍颗粒、苏黄止咳胶囊、双花百合片、百乐眠胶囊...... 扬子江制药厂也正式更名为扬子江药业集团。

至此,扬子江药业集团的销售额开始以亿元为单位增长,在徐镜人的带领下,其辉煌一直处于未完待续状态。

2012年制药圈爆出大雷,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经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当时,多家医药企业被卷入这记惊天大雷之中,扬子江制药集团却能独善其身。这要归功于徐镜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药企质量意识淡漠时期,就不惜投入3亿元对企业硬软件进行改造,并在2010年10月12日,其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顺利通过欧盟GMP9(国际制药工业质量生产管理规范)认证。

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徐镜人的掌舵下,化身超级巨轮,在2020年成功驶入千亿元营收俱乐部。据胡润百富榜计算,2020年徐镜人家族财富为470亿元,登顶江苏泰州财富榜。

03 传奇的B面

徐镜人在中国制药行业风风雨雨半个世纪,在商界英勇厮杀的传奇传遍了泰州的大街小巷。他凭一己之力,点燃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他是药王,也是泰州人民的英雄,这是故事的A面,只不过任何故事都有不愿意见光的B面。

徐镜人的身边人往往用“务实”来评价他,但从另一方面解读徐镜人的“务实”,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古板”“守旧”。

1982年,徐镜人曾兼并过本系统一个药厂,但这是一次失败的试水,让制药厂增加了一堆债务和冗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他就对兼并避而远之,久而久之演变出了一套“三不”原则——不搞兼并联合、不盲目上市、不搞自己不熟悉的产业。

这是徐镜人的自我保护法则,他不允许自己辛苦创建的“王国”处在任何不可控因素下。然而正是这“三不原则”中的“不上市”伤透了不少员工的心。

公司不上市代表着公司的打工人基本告别财富自由。就算公司实施过员工持股制度,却仅仅吝啬地分过2次红——一次是改制当年;一次是2015年。有员工坐不住选择跳槽,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老东家会如此作为。

面对持股员工的“背叛”,徐镜人只留下一句话:想走可以,必须把手中的股权按照每股净资产的0.5倍的价格卖给徐镜人。就这样,2016年1月,扬子江药业当年有193名员工离职,徐镜人拿出1.8亿元,回购了这些人手里股份。

坐拥财富的徐镜人并非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只是把钱用到了员工之外的其他地方——在所有制药厂的面前,扬子江制药厂红墙黄瓦的装修风格“独树一帜”,像极了帝王的宫殿。

这并不是徐镜人“药王”故事中唯一的缺憾。

坊间一直流传有徐镜人开创了“以回扣促销售”的先河。据统计,仅2013年至2018年,扬子江制药厂涉及的行贿案件就高达14起。

如此销售模式下,医药行业被搅动成一滩浑水。旗下产品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再到网店,相同规格、包装的价格相差二到三倍。

不仅如此,徐镜人的作为也让病人成为牺牲者。个别医生在选择用药时,会更偏向于给出高回扣率的药代产品。医院高回扣、医药代表高提成,自然就带来高药价,最终的价差自然被消费者承担。

目前我国对医药行业的整治箭在弦上。而扬子江药业自然是重点整治的对象,其销售模式也面临了挑战。

今年4月,扬子江制药厂因固定和限定价格的垄断协议行为、在调查中不仅认识有问题,态度不好,甚至还在调查初期不配合调查、拖延检查进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给予了7.64亿元人民币处罚。

处罚决定显示,2015年至2019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签署合作协议、下发调价函、口头通知等方式,与药品批发商、零售药店等下游企业达成固定药品转售价格和限定药品最低转售价格的协议。

徐镜人的守旧同样将扬子江集团置于一个动荡的医药环境。现如今,消费者对中成药的质疑声甚嚣尘上。在西医看来,中成药成分复杂,缺乏临床数据研究,安全性并不确定。

而在疫情时期被奉为“神药”的板蓝根如今也走下神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在新冠病毒、肺炎等病毒面前,板蓝根起到的仅仅是“心理安慰”作用。

扬子江制药厂如今的王牌在市场面前正逐渐失去魅力。当然,扬子江制药厂并非将所有筹码都投注在中成药上面,其在化药、中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食品五大领域均有布局。

不过除了中药领域,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其他方面还没有王炸产品。

虽然已经错过了绝佳的改变赛道的时机,但好在扬子江药业也在求变。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研发团队,并在上海建立了化学创新药和生物药研发中心。今年5月,扬子江药业首个国产化学1类新药获批上市,不过公司还未有能走量的创新药产品,这是其产品线上最大的短板。

徐镜人的轰然离世后,其子徐浩宇临危受命,登上了扬子江制药厂这方“王国”的“王位”。

徐浩宇与其父大不相同,他曾明确表示如今商界比拼的是实力、思维和资本,因而上市、兼并收购等都是公司成长的必经历程。因而外界相信,徐浩宇将大胆地冲破父亲的“三不”原则,大刀阔斧地改变扬子江制药厂。

“板蓝根大王”的桂冠已经不值得徐浩宇去继承了,他要做的是,为扬子江药业集团开辟新的疆土。

徐浩宇是否能在更加动荡的医药市场带领扬子江医药集团这艘巨轮,驶向下一个港口?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海航重整计划落定,华安财险、扬子江保险经纪所涉债权金额达46084万元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逝世,其子将引领扬子江药业何去何从?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于7月12日20时39分逝世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逝世,系泰州首富,公司刚被罚近八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