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祺出行完成10亿元融资并加码自动驾驶,Robotaxi还有多远?

经历合规化问题的洗涤后,“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的组合模式日益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成立仅三年时间,背靠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在完成合规挑战的同时,于去年底不断彰显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

图片来源:东方IC

如祺出行日前宣布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由广汽集团领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参投,这是国内首次出现两大自动驾驶公司投资同一出行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5月起,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现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将接入如祺平台,除PonyPilot+App外,用户也能通过如祺出行App打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

经历合规化问题的洗涤后,“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的组合模式日益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成立仅三年时间,背靠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在完成合规挑战的同时,于去年底不断彰显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

完成10亿元A轮融资,四个月两度获自动驾驶公司加持

公开资料显示,如祺出行是广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品牌,由广汽集团与腾讯、广州公交集团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展,投资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于2019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

据悉,A轮融资完成后,如祺出行将继续深化“双轴驱动”(即一是以自动驾驶产业链为核心的“技术之轴”;第二是以构建“出行-车服”生态闭环为核心的“生态之轴”)战略布局,加速推动Robotaxi商业化落地。

本次融资并非如祺出行首次与自动驾驶企业联动。2021年12月21日,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如祺出行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广汽集团战略投资文远知行、文远知行战略投资如祺出行。

文远知行WeRide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广州,自2019年11月开始国内首个全对外开放的Robotaxi运营服务。

时隔不过四个月时间,广汽集团领投之下,如祺出行再次获得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的双重加持,释放出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大型车企+出行平台 ”的“金三角”关系格外青睐的信号。

据了解,完成本轮融资后,如祺出行今年内将组建一支超过200辆的Robotaxi车队投入示范性运营,并成立一支超千辆的v2x车队,并完善包括运营平台、数据平台、监管平台在内的自动驾驶运营体系。

易观分析汽车出行行业高级分析师何奇向记者指出,共享出行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场景,出行平台能够有效为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赋能,例如T3、享道出行、曹操出行都已经相继布局,这也直接反映出资本对“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组合模式的看好。

合规率平稳背后, 自动驾驶的“野心”能否成真?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如祺出行给外界的印象比较“稳”,尤其在合规化方面优势较显。

记者查看1-3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合规率数据发现,在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近17家网约车平台中,如祺出行订单合规率排名分别为第三名、第七名及第八名,排名有下降趋势,但从数据来看,其接单车辆合规率与接单驾驶员合规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

可以想见的是,其稳扎稳打的合规化与大湾区向来严苛的交通管理环境不无关系。从近三个月交通运输部公布各主要中心城市合规率排名来看,广州、深圳一直排名在前四位,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而这两个城市也是如祺出行主要运营区域,其运营城市还包括佛山、珠海、东莞等。

这既为其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其埋下了发展局限的种子。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向记者表示,与滴滴、曹操出行等平台相比,如祺出行成立时间比较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起步自然晚些,且只是在大湾区布局,在全国其他省市没有相应拓展,这是有所局限的地方。

资料显示,2016年滴滴自动驾驶便开始组建团队,2019年8月团队升级为公司。曹操出行则在2020年8月就与元戎启行(L4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运营合作,目标是在今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如祺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亮相稍晚,2020年11月20日,如祺出行联合广汽埃安共同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车型,彼时据其上线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然而,其“野心”的集中凸显则在2021年11月。

2021年11月18日,如祺出行与文远知行WeRide达成战略合作,开启Robotaxi前装车型设计、研发和量产落地的全面升级;11月19日,如祺出行携手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推出的Robotaxi亮相广州车展,并完成广州车展史上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试乘体验项目;11月20日 ,如祺出行又宣布与小马智行达成合作,共同推动Robotaxi商业化落地。

连续三天的不断造势,让外界看到了如祺出行在布局自动驾驶方面的“野心”。如上所述,一个月后,如祺出行如愿迎来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投资,可谓创自动驾驶行业之先。

张翔认为,自动驾驶网约车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从中国近两年Robotaxi的发展看,现在运营车队的车辆数已经接近1000辆,且运营几年内几乎没发生过交通事故,是比较安全的。此外,技术每年都在进步,车辆的成本价格也在下降,因此自动驾驶是可以实现商业化的。

何奇同样认为,随着国家队都已相继布局Robotaxi,中国共享出行显然已经进入到了高技术比拼的新阶段了。但目前很难去讲各家劣势何在,新的模式发展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自动驾驶搭上出租车,如何俘获C端用户?

在出行平台主动拥抱自动驾驶的同时,自动驾驶企业也在主动向出行靠拢。就在如祺出行获得A轮融资的前两天,小马智行获得了出租车经营许可。

4月24日,小马智行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这是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中标通知明确,允许符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安全技术要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经营服务。

据介绍,小马智行获准在广州南沙投入100辆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服务。预计从5月起,小马智行将在南沙全域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启收费运营,并随着业务逐步扩大服务至广州市其他地区。

4天后,小马智行取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获准向公众提供“主驾位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意味着,自动驾驶网约车正加速到来。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只有出行平台能通过混合派单模式实现Robotaxi与有人车混行试点,从运营中收费、获取商业价值,才能打造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模型。

目前看来,自动驾驶出租车想要真正实现落地,依旧面临着安全问题隐患,对C端用户来说是建立信任感的过程。

张翔指出,从目前实际场景来看,如果乘客临时改变目的地,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就存在一定考验,因为面临超出示范区的可能,有违规风险。人车混行的难点则在于有司机的出租车车辆受司机心情与驾驶习惯的影响,自动驾驶出租车很难去揣测其他车辆的驾驶意图,还是会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例如,司机酒后驾驶、违章驾驶,行人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等情况可能导致自动驾驶出租车与其发生碰撞,类似场景还很复杂。

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和《环球时报》曾联合发布 “2021年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指数为50分,比美国消费者高39%,代表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更高,对自动驾驶的信心更强。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不过,调查同时指出,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在日常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是影响消费者信心的最主要因素。安全是消费者接受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问何奇和张翔是否会主动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时,两人都给予了“现在不会”的回答。何奇的担忧在于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没有一般出租车灵活,大城市的路况也比较复杂;张翔的顾虑则在于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数量少和区域有限,产品服务不如传统网约车,可能会体验不好。

不过,在未来大规模普及,自动驾驶商业模式成熟后,两人表示会主动选择乘坐。看来,如何提升用户的“主动”意愿是“如祺出行们”和“小马智行们”必须要做的功课。

相关阅读
Robotaxi“上场”,出行平台“上位”
无人出租车真实体验:AI能打赢老司机?
自动驾驶驶入商业化前夜
小马智行获得出租车经营许可,将在广州南沙投放100辆自动驾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