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失控:仍有价值2亿经营权,绝境难逢生

每日优鲜也并不是一无所有,其实还有一些核心资产。还有价值两亿元的菜场经营权,零售云的客户。

文|另镜 谢涵 晨曦 雨婷

编辑 | 陈彦旭

每日优鲜局面有些失控,没有丝毫征兆。

7月28日,每日优鲜被传公司原地解散。一份15分40秒的公司内部会议在网上流传,一位每日优鲜高管和一位HR在云会议中和数百名员工对话称,原本商谈的山西东辉集团战略投资款没有如期到账,公司面临大的挑战。公司也在寻找其他变现路径,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截止于7月28日,8月之后的社保、公积金等需要大家自理。

员工没有一点防备,在7月27日,每日优鲜北京总部的员工都收到了信息,称公司需要进行空气治理,因此需要居家办公一天。

一位每日优鲜员工向另镜表示,6月工资本该于7月10日发放,公司表示延期到7月28日发放,但7月28日突然宣布公司解散,太突然了,也挺粗暴的。一共拉有两个群,直接通知大家今天是最后一个工作日,已经把我们所有的办公系统都给停掉了。

来不及对外做任何工作交接和善后,所有被突然通知工作截止至当天结束的员工,办公室也进不去,所有的内外部沟通工具——邮箱、飞书及VPN已经被停用,与没有加过微信的同事、领导立刻失联,供应商采购结算系统无法登录。

目前,有报道称维权员工超900人。每日优鲜方面向另镜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外界也没有丝毫征兆,每日优鲜会走到如此惨烈的一步。成立于2014年底的每日优鲜,曾是受投资人追捧的公司,首创了核心业务前置仓模式。

在上市前,公司几乎每年都会完成一笔大额融资,公司以亏损换规模,累计融资额超过120亿元。其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中金资本、联想创投、高盛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目前,腾讯是每日优鲜第二大机构股东,占股 7.9% 。

7月14日,每日优鲜曾在其投资者关系平台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中,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显然,每日优鲜最后没有及时等到这笔救命的2亿元投资。

另镜了解到,对当下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来说,面对无人再愿出手拯救的危局,还在寻找解决办法。目前仍然在争取能拿到融资,融到概率有点难。融不到的话,不排除走破产流程,每日优鲜也并不是一无所有,其实还有一些核心资产。还有价值两亿元的菜场经营权,零售云的客户。

01 船搁浅,水不够深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7月28日晚间,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当日股价收盘暴跌42.55%,报0.14美元/股,市值仅剩3185万美元。7月29日晚间,开盘又大跌,当日收盘下跌14.29%,报0.115美元/股,市值仅为2710万美元。

每日优鲜7月28日宣布“就地解散”后,徐正并未有任何证明回应,7月29日有媒体联系到徐正,徐正回应:“我没有跑路,现在所有的高管都在北京。”

对每日优鲜的员工来说,7月28日对于他们是内心无比沉重的一天。每日优鲜高层人士王海(化名)对另镜表示,现在互联网公司都不太好过。大环境也有很大原因,船开的不好,可能是是水不够深,才搁浅了。

7月13日,美国外卖平台GoPuff拟裁员1500人,去年7月,该公司刚完成了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约为150亿美元。GoPuff表示,削减开支是为了帮助其在2024年实现盈利的目标。

王海称,没上市之前企业氛围很好,公司现在困局本质原因是主营业务没有盈利,一直赔钱。上市前后,为了业绩好看,满减优惠卷投出去大量资金,那个时候,大概一个月会投出去2、3个亿。后来缩减了,开始精准营销。很多判断都是事后诸葛亮,那个时候精简点投入可能会好点,但很多是大环境因素。

王海表示,无论是我,还是徐正,都不想失败,都不想这样。好的时候,没有亏待过员工,京东也是很多年,都没有盈利。每日优鲜战略没有问题,没有预想到浪潮已经过去,风险预估不足,是导致今天局面的主要原因。走的模式是有些问题,个人执行方面对于公司发展至今并没有太多决定因素。

02 生鲜电商赛道,强敌环伺

生鲜电商曾是一条受投资人追捧的赛道,谈及当初看好生鲜电商的原因,曾在2018年参与每日优鲜投资的投资人王宁(化名)向另镜表示,相较于美国,中国生鲜供应链太过于分散,当时考虑是或有机会通过电商来完成供应链整合,并且当年众多巨头还未入主生鲜电商。

“当时的投资逻辑是,美国的生鲜基本是由超市和便利店提供,而中国主要由菜市场提供,国内供应链太过于分散,而中国的电商程度又远远高于美国,其实是有机会借助电商来完成供应链整合。生鲜电商有机会,而每日优鲜又是第一家做这个的,创始团队也不错。”投资人王宁解释。

王宁认为,每日优鲜前置仓模式跑不通,前置仓成本很高,而且面临美团、拼多多、淘宝社区团购的竞争,行业太倦,流量不够,边际成本降不下来。还是需要外部融资,但是亏损企业现在很难融资。

2021年一季度,美团加码新业务投资,社区电商业务继续成为最大投资领域,美团优选进一步扩大地域覆盖范围,扩展至逾2600个市县,基本上完成全国覆盖的目标,之后又不断下沉业务到其他地区。

在美团和拼多多等企业巨头入场前,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是生鲜赛道的明星玩家。但随着有资本和运营经验的企业巨头进场,单打独斗的先发企业优势已不再明显。在现有大环境下,资本更加冷静,而当下投资人也更为谨慎,元宇宙、新能源车等更多新技术注入赛道更会让资本兴奋。

此外,一个业内资深人士王涵(化名)向另镜表示,徐正是一个很聪明、逻辑很清晰、强势一点的人。每个创业者都不容易,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赛道就是太难了,零售赛道不是说三五年能有成就,怎么也要十年,但现在经济下行,投资人也要考虑成本。

现在这个环境创业不适合做零售,主要是大环境问题,巨头企业也不愿意烧钱,巨头企业也在开源节流,目前每日优鲜即便想卖也很难卖出去,债务也有十几亿元。

王涵表示,由于自身不具备造血能力,只能靠融资续命。现金流吃紧,供应商就会出问题,平台商品丰富度下降、用户单量下滑,公司财务会承压。公司只好降低对用户的补贴力度,进而进一步导致用户和单量流失。

03 过去两年,生死抉择的关键

每日优鲜主要有三条业务线,一是内部称之为主商城的前置仓;二是菜市场;三是为低线市场商超赋能的零售云。

另镜分析财务数据发现,2020年是每日优鲜发展的关键一年。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美股上市,也曾稍有风光,但背后已潜藏危机。

2020年,是疫情蔓延的期间,生鲜电商的订单上升,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企业压力。但2020年3月,盒马选择停止前置仓模式,随后推进成本更低的小店模式。而2020年至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仓。与此同时,叮咚买菜在2020年却逆势扩张其前置仓规模。

2020年,叮咚买菜收入反超每日优鲜,并逐渐拉开差距。2020年叮咚买菜营收113.36亿元,GMV130.32亿元,订单数19850万,净亏损31.77亿元;而同期每日优鲜营收61.30亿元,GMV76.15亿元,订单数6506万,净亏损16.49亿元。

当叮咚买菜选择投资于上游采购以及技术和供应链系统时,每日优鲜则选择投入智慧菜场和零售云。后者在招股书中提出“(A+B)x N”的概念。

A指的是当前的前置仓模型,B指的是智慧菜场,N指的是零售云服务。王涵表示,“(A+B)x N”战略是没有问题的,菜场业务、次日达和零售云服务业务都是盈利业务,才能养前置仓业务。

王涵认为,2020年正好是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岔开点,叮咚运营执行方面会好些,2020年规模超过每日优鲜。

04 前置仓模式,终是难走通

7月28日,每日优鲜宣布取消30分钟极速达业务,配送时间改为最快次日达,这意味着每日优鲜正式终止了它曾引以为傲的前置仓服务。

7月29日,另镜发现,每日优鲜App上的“30分钟达”已经关闭,只剩下了“次日达”,但当选好物品后,显示无法下单。

位于望京街9号万科时代中心A座的每日优鲜北京总部办公楼,目前已大门紧锁,大堂空无一人,在大厦一楼门口左侧,原本放置每日优鲜吉祥物YOYO熊的玩偶也已被挪走。

有业内人士认为,生鲜电商毛利率低、前置仓履约成本高进一步拖累业绩,成为限制每日优鲜盈利的原因。

履约成本过高或是前置仓模式多年亏损的一大原因。2019年至2020年,叮咚买菜的履约成本依次为19.37亿元、40.4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9.9%、35.7%。

而每日优鲜2019年至2020年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亿元、18.33亿元和15.77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34.9%、30.5%和25.7%。其中,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相关费用占履行费用的比例约六成。

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各家电商一直处于烧钱和亏损的局面,至今,每日优鲜仍未发布2021年年报及后续财报。每日优鲜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每日优鲜的亏损额度为30.17亿元,四年累计亏损可能超过100亿元。

股价暴跌、人去楼空,员工和供应商们都在密切关注着每日优鲜的解决办法。“风暴”降临,徐正或许有些无奈。

运营 | 陈小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