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人工智能提高采编播效率,但短期内无法替代人工

承认“发力晚了”的新浪移动,想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新闻来“扳回一局”。

“新浪在移动新闻资讯领域的发力的确有些晚,错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看着今日头条迅速崛起,我们管理层也意识到了问题,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了,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抛下。”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新闻资讯类app领域,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巍直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新生事物出现颠覆性发展,根本用不着三十年。

采取下沉和读新闻赚金币这样的策略,两岁三个月的趣头条成功上市;成立于 2012 年的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去年10月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750亿美元,超越百度市值,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成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在中国要做新闻资讯类产品,远不止上述这些非古典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对手:可以说,但凡用户对资讯有需求的app,几乎都会有资讯的存在,传统的新闻app在这样的“战役”中竞争力几何?

信息大爆炸时代,承认“发力晚了”的新浪移动,想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新闻来“扳回一局”:加入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却依然“重用”人工编辑的筛选,新浪的经验是否值得其他传媒媒体借鉴?

本期蓝鲸媒体人图鉴,对话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

王巍,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

2000年加入新浪网,任信息系统部总监,负责集团信息化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2016年被任命为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集团的IT、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管理工作。

2017年组织创办新浪人工智能研究院,广泛开展业界合作,打造领先的新浪智能媒体平台。

2018年底兼管新浪移动业务,全面负责新浪新闻APP、手机新浪网等移动端产品的战略规划和发展。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技术前沿委员会(TF)首席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BSIA)副会长。

作为古典互联网时代的代表之一,新浪还在做新闻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提起新闻资讯类app,无论是媒体还是资本,似乎更多的聚焦在“今日头条”、“趣头条”这些凭借算法推荐,跟踪读者习惯进行资讯推送的产品。而对于曾经的“资讯王者”,包括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在内的四大门户,似乎已经成为“古典互联网”的代名词。

纵观当前四大门户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

这几年的腾讯更像是一家投行,依靠游戏和社交的巨大成功,疯狂投资不同类型的企业;网易在门户以及游戏之外,似乎更倾向于做各种“小而美”的产品:网易云音乐、考拉、网易严选。只有搜狐和新浪,因新闻而起,并坚持至今,只是,搜狐近些年的发展态势已经慢了许多,发力虽早,却显得难以迎头赶上。

刚刚过完 20 周岁生日的新浪,同时坚持以新闻资讯“立家” 20 年。

新浪通过向民众提供更好的新闻和资讯服务、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创新,在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同时,一直在记录时代、影响时代、与时代同行。

在去年12月1日新浪的20周年生日会上,曹国伟发布全员内部信回顾了新浪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他谈到:“我们虽然已经有了微博这个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但是在新闻资讯领域还依靠着新浪网和手机新浪网,并在手机客户端产品上的投入不足。管理层决定,从2016年开始,加大在新闻客户端产品的投入,在移动端再次发力,将新浪新闻app打造成为一个综合的智能媒体平台。”王巍对蓝鲸财经表示。

“2017年,集团继续加大对新浪新闻app内容运营和产品技术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并举集团之力支持客户端的发展。不仅有新浪网各个频道优质内容和优质IP的支持,还打通与微博双平台的内容、数据和账号体系,将微博上丰富多元的内容引入客户端。”

舆论围剿算法推荐,高品质新闻被视为“突破口”

可以说,能够在资讯类app中脱颖而出,今日头条们离不开算法推荐,但也险些因算法而“败”。

2018年4月初,今日头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网信办等监管部门要求,对旗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全线产品进行严格审查,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在此之后,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反思称,很久以来,头条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却没有意识到,技术必须尊重公序良俗。

同年5月,今日头条正式把slogan从“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改为“信息创造价值”,对此变动,今日头条官方给出的说法是:这只是在进一步表达该平台将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信息高效、精准传播。

今日头条slogan的更改也引起了舆论对于算法推荐的围剿,过分重视技术给今日头条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商业变现外,还有对内容低俗的质疑以及强有力的监管。

或许因为这样,“根正苗红”的新闻门户才更希望在高品质新闻上突破。

搜狐最早于2017年1月对内容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原创等四个中心,增强内容原创能力;网易新闻同年提出内容消费升级,并启动全新品牌口号“各有态度”,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为用户核心,输出有品质的内容和独立鲜明的观点。新浪新闻app采取的是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再加上人工编辑筛选的模式,提升阅读体验。

算法推荐与“优质内容”并不冲突

在“流量思维”的主导下,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不可避免会带来假新闻、标题党、低俗等搏眼球的内容出现,尽管如此,在王巍看来,算法推荐与“优质内容”一点也不冲突。

“关键是要找到算法和人工的平衡点。我们的要闻频道就是个不错的例子,先做出优质内容,再结合用户兴趣去推荐优质内容,我认为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矛盾。”

人工审核必不可少,各个平台也都积极在做,但是人工审核只能保证部分内容不涉及黄赌毒等问题,并不能解决内容本身是否有价值的问题,王巍认为,为用户推荐高品质的内容,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编辑对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

据王巍介绍,新浪移动利用AI技术,辅助专业编辑对内容进行甄选把关;同时与2000多家权威主流媒体合作,引入优质内容;对自媒体内容的质量严格把控;此外,为了满足用户对热点新闻、时政要闻和各领域深度内容的需求,重点打造了要闻频道,满足用户不同的阅读需求。

自打 2016 年一季度开始发力起,到 2018 年末,新浪新闻的月活跃用户规模(MAU)突破了9700万,日活跃用户规模(DAU)超过3400万,连续保持12个季度的高速增长。

王巍表示,在营收方面,新浪移动端收入也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在2018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那么,就新闻资讯这一行业而言,未来人工智能推荐能否完全替代人工编辑?王巍给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提高采编播效率,但在短期内无法替代人工。

“人工智能其实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当然人工智能已经为媒体做出了很大贡献,今日头条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它的局限性,毕竟它跟人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情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