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一个名字超越一个时代不容易,贝聿铭做到了。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投稿来源:首席人物观

01

一个名字超越一个时代不容易,贝聿铭做到了。

上周,102岁的贝聿铭在家人陪伴下安静离世。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内,工作人员和游客仰望高空,为它的总设计师送上掌声,以示致敬。离开时的热闹繁华是他光辉一生的见证。

光辉的起点是1917年,贝聿铭降生在动荡的中国广州,母亲为他起名“聿铭”,有“璀璨的镂刻”之意,似乎早早道破了建筑大师的传奇命运。

那一年是蛇年,属蛇的人有敏感自省、当机立断、神秘莫测的性格特点。在以后的建筑事业中,这些特质成了贝聿铭的优点,助他乘风破浪。

贝家是有名的贵族,祖籍苏州。贝聿铭作为贝氏第15代传人,含着金钥匙出生。祖父曾在京城做官,回乡后被朝廷委派处理苏州各县的税收事务。父亲贝祖诒供职于北平中国银行,后被委派到广州任负责人。

贝聿铭出生那年,他的叔祖——颜料大王贝润生用9000两白银买下了中国的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于是,他的童年记忆,多与这片曾让康熙帝流连忘返的园子有关。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苏州狮子林

5年前,末代皇帝溥仪下台,中国进入民国纪元。

但太平盛世并未随之而至,军阀混战,政局不稳,贝聿铭也跟随父母工作调动,辗转广州、香港、上海。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上海,贝聿铭萌发了对建筑的最初幻想。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少年时期的贝聿铭

当贝家乘船沿黄浦江上行,首先出现在贝聿铭眼中的是外滩。渣打银行英国领事馆、上海俱乐部,国泰饭店……这些西方建筑与他熟悉的中式风格全然不同。

他随后接触了更多西方新事物。在美国教会学校里,他成绩拔尖,好莱坞电影里的校园生活让他开始向往美国。

也是在此,贝聿铭展现了对建筑的兴趣。

他为一个正在施工的“十三层楼”的大饭店着迷,每到周末都去看它慢慢慢升高。竣工后,他和叔叔走过饭店,突然停下脚步,随手就在一张纸上勾画出了饭店轮廓,叔叔被他的天赋打动:“有点名堂啊!”

但他不会想到,眼前的小孩能成为一位建筑大师。

02

贝聿铭在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灌溉下成长到了17岁,1935年,他踏上了去美国留学的渡轮,准备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但不知,再次踏上故土已是39年后。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青年时期的贝聿铭

他先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但他对与以古典主义为主的学院并没有产生兴趣,对自己的绘画技术也不自信。于是,两个星期后,在接待了一位麻省理工就读的高中同窗后,他毅然决定转学去麻省理工,并改学了工程。

再次进入建筑系,是贝聿铭的才华和运气的结果。

麻省院长慧眼识珠,在贝聿铭的图纸中发现了建筑师的天赋,说服他重新开始了建筑学的学习。贝聿铭对此心存感激,后来他这样形容自己的院长,“他不仅是我的院长,而且是我的监护人。”

在哈佛大学深造期间,贝聿铭系统地学习了现代主义风格。当时恰逢美国经济大萧条,华而不实的古典主义逐渐落伍,如何在低成本的条件下设计美观实用的建筑成为了新风尚。

在这种风格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但学院工作对于有冒险精神的贝聿铭显得与世隔绝,才华和交际能力是他追求更大舞台的内在驱动力。离开哈佛后,房地产公司韦伯纳普成为他漫长征程上的第一站。

对于心爱学生的出走,哈佛校园里那些单纯甚至过于固执的学究们并不看好。他们认为为房地产商工作是背离正道的选择,没多久,他们将贝聿铭的名字从严肃建筑师的名单划掉了。

贝聿铭不后悔。

孤芳自赏从来不是他心中的期待,从小就在新事物中流离的他不会困于传统呆板的思想。在他看来,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不像油画或诗歌,而必须在实践中获取力量。

建筑必须为权力服务。

03

对于身处异乡的贝聿铭来说,这种主张显得世故,却是一张施展才华的通行证。

在韦伯纳普,他的第一项工作是改建老板的办公楼。完工后,他获得六家杂志的曝光,当然,其中不乏质疑声,但那是一个让他名声大增的起点。

自信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让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一位和他共事的建筑师曾这样评价他:他很圆滑很机敏。他知道答案是什么。他尚未建造任何东西,但仍然信心十足。

他自己对信心的解释则是: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那就不在乎我是谁了。

1959年,在为母校麻省理工设计一幢九层楼的实验楼后,贝聿铭慢慢淡掉身上的房地产建筑师的烙印。

第二年,他开始正式创业,创建了“贝聿铭与合伙人事务所”。在自己的事务所里,他有足够的空间来践行自己的设计理念。

“全国大气研究中心”是他大展拳脚的第一个作品。

他以前在设计中多以旁观者或众多参与者中的一员出现,但这个项目需要他独立地、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重重迷雾中,他必须自己寻找合适的答案。

“全国大气中心”在6200英尺的弗拉提伦山脉上,要让建筑物在壮阔的大山面前不突兀,难住了贝聿铭。他熬夜想出的15份规划,都难以达到他心中的要求。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美国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

偶尔的一次游玩拯救了苦恼的建筑师。在美国西南部,他看见了印第安人用泥土和石头建造的房子,那种浑然一体的感觉激发了他的灵感。他以此设计的“全国大气中心”被人美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第一幢大厦”。

此后,他总结了自己心得:使环境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灵感的降临不完全是运气,需要时间的积淀,他童年玩耍的那片狮子林培养了他的灵性。“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肯尼迪总统被刺杀震惊了1963年的美国。总统夫人指定建造肯尼迪图书馆的建筑师人选同样让美国人震惊。

在一众著名建筑师候选人中,她选择了相对不见经传的黄色皮肤——贝聿铭。

贝聿铭回忆肯尼迪夫人来到他工作室的情景。他对她说:“我没有大型音乐厅可以向您展示,也没有林肯中心。我的工作非常不起眼——就像纽约的基伯斯湾,芝加哥的海德公园区这样的贫民窟清理项目。”

自幼沾染着儒家真诚谦虚的贝聿铭打动了总统夫人,使她相信“贝和1960年的肯尼迪一样,很快就要大展身手了。”在新闻发布会上,贝聿铭在众多照相机的闪光灯下绽放着灿烂笑容。

这种喜悦没有持续很久。开始设计的贝聿铭将面临的不仅有工作上的困难,为已逝总统服务,压力可想而知,任何细节都会被放大,甚至曲解。

当他将第一版设计展示出来,批评论调中有的说它是平庸的象征主义,有的认为它毫无朴实谦逊之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馆长半夜给贝聿铭写信:在历史的评判中,人们不会认为这幢建筑是你设计的。

贝聿铭第一次认识到社会重压的威力,他避其锋芒,撤回了他那份备受攻击的设计方案,几个月后,重拟了一份。

此后,这项工程又陷入了不同意见和权力的拉扯中。在肯尼迪遇刺的13年零6个月后,图书馆正式破土动工。贝聿铭向公众展示了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设计规划。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肯尼迪图书馆

三年后,图书馆开馆。在场的人朗诵了肯尼迪的就职宣言:“这一切都不会在开始的一百天后完成,也不会在开始的一千日后完成;不会在这届政府的任期内完成,甚至也许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有生之年都不会完成。不过,还是让我们动手行动起来吧。”

对图书馆的设计师贝聿铭来说,这段话也是恰当的注解。有媒体称赞它是“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那一年,他62岁,美国建筑界将那年称为“贝聿铭年”。

04

贝聿铭在美国留下了多个代表作,成了美国总统卡特口中“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而让他在世界闻名的建筑是巴黎卢浮宫广场的玻璃金字塔。

当时,卢浮宫的监护管理已下降到第三世界国家水平,只有两个厕所供公众使用。只占10%的储藏室不足以保护所有藏品。

有游客回忆:“我看到希腊雕像就搁在走廊里,工人干活用的油漆都溅到雕像上面”。游客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法国人,法国人中只有十分之一是巴黎人。

1981年,就任法国总统7个月的密特朗在爱丽舍宫会见了贝聿铭,就修复卢浮宫进行商谈。

64岁的贝聿铭穿着在香港订做的传统西服,他的脸上布满皱纹,但他的言谈举止却不见老态。密特朗被眼前这个老人散发的热情和活力打动。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自信热情的贝聿铭却没有失去分寸。他知道在卢浮宫动土将引起的争议不会少于为肯尼迪建图书馆。在回应密特朗的邀请时,他显得克制:我的职业生涯已到晚期阶段,不想再参与竞争。

几星期后,密特朗给了他充足的的勇气。为配合修复卢浮宫,他承诺将将财政部迁出卢浮宫北部通道。

总统一人的支持不足以信服所有法国人民。

巴黎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艺术之都,而卢浮宫是巴黎的心脏,里面呈列着“美神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以及拿破仑从世界各地带来的艺术品。

文化自信到傲慢的法国人对纽约客没有好感。

1984年,贝聿铭把他的玻璃金字塔涉及图案提交给咨询机构。这个机构的前任主任对此大家指责,他认为玻璃金字塔是对神圣的亵渎。贝聿铭回忆道:“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指责这个项目,我的翻译吓得心慌意乱,浑身发抖。”

除了专家学者,巴黎居民也加入到了反对金字塔的行动中。他们佩戴写着“为什么要造金字塔”的徽章。女人们朝贝聿铭的的鞋上吐唾沫。

经过肯尼迪图书馆建设的磨炼,对于争议的处理,贝聿铭显然更老练了。

在一场令人极其不愉快的会谈结束后,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初级设计师说没看过他灰心丧气或意志消沉的时候。“即使在那段时间时间中,他仍然在微笑。”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贝聿铭(右二)在向法国工程师介绍新型玻璃

贝聿铭的微笑不是准备妥协的信号,而是一种来自心底的自信,他相信玻璃金字塔在实用性实用性和美学方面,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尽管有法国总统的鼎力支持,他还是向法国人奔走游说,奔走拜会政治官员、上电视节目。他向人们出示电脑的图表。对于有人指责金字塔是埃及死亡的标志,他解释这种设计很明快,充满活力。

在贝聿铭心中,建筑设计师从来就不是在象牙塔中的职业,“谁也不会就相对论对爱因斯坦提问,但对于建筑每个人可以各执己见。”他做好了和不同意见周旋的准备。

他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而耐心则是穿过时间揭示谜底的利器。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1988年,2000人在大街排队,准备一睹金字塔的面貌。贝聿铭的传记作者这样描述那个黄昏:人群伴着交响乐在暮色中徐徐步入庭院,当雨点落下,游人们进入了金字塔内部避雨,他们看到了灯火通明的金字塔。评论家们说它像宝石、闪光的蜘蛛网、高科技的苏法莱蛋糕等。

建于20世纪尾声的玻璃金字塔成了巴黎的新特色。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贝聿铭站在崇拜者中间,享受着喜悦。他从一把黑伞下对记者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他的坚持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05

1990年,维多利亚港前迎来了香港的地标建筑——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中银大厦。建筑的竹子形象让人耳目一新,蕴涵着生机和活力,支撑着香港回归的序章。

贝聿铭是这座大厦的设计者。与他一起参与建造的建筑师龚书楷后来说:“贝聿铭先生一生设计了很多种类的建筑,中银大厦是最特别的一个。”

于贝聿铭自己,设计这栋大楼就像回到生命的原点。他的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香港分号的首任总经理,贝聿铭也因此在香港度过童年。

他为香港栽下了一株“竹子”。

贝聿铭的三场纷争:超越时代,像竹子一样刚柔

香港中银大厦,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

这是环境所迫。当时那块地皮狭窄,三面有高架桥,一面朝维多利亚港,但视线也不好。贝聿铭利用三角分割,设计出了高低不同的三角形空间,仿照竹子架构,也寓意“节节高升”。

这成为贝聿铭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晚年时,他几乎每年回香港几趟,都会约上朋友去看中银大厦,吃香港美食。

这似乎也成为他漫长而荣耀的一生写照——

“我和我的建筑物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部分参考资料:

《贝聿铭传》,【美】迈克尔·坎内尔

《贝聿铭谈贝聿铭》,波姆

《贝聿铭:遗产背后的痛苦与孤独》,春秋十二郎,最人物

《贝聿铭与中银香港的三代情缘》,朱宇轩、张雅诗,新华社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