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消费金融的“大胃王”思考,章杨清如何修复信誉

招联消费金融“消化不良”的特征或已十分明显,频挑消费、监管忍耐线的野蛮打法下,反向力也在聚集,当家人章杨清何时按下暂停键呢?

投稿来源:铑财研究院

导 读

网红经济,造就的不仅是俊男美女,有个好胃口同样能赚钱。“吃播”的火爆,让不少“大胃王”网友争相入行,他们长期狼吞虎咽、吃下大量食物,收获网友赞叹、礼物,殊不知这对胃伤害也极大,甚至危及生命,网红小美的患癌去世即是一个警钟。

相似的贪吃蛇行为,在企业界普遍存在。即使看到蓝海市场,同样需要注意吃相。比如消费升级,烘焙出的消费金融大蛋糕。众多巨头纷纷入局,“大胃王”的故事也一再上演。

招联消费金融,系出名门,背靠招商银行、中国联通两巨头备书,一路突飞猛进,鲸吞般吃下大片市场。只是,屡屡出现的暴力催收,利率攀升等问题也频引质疑,甚至还卷入了敏感的“教育贷”风波,结合净利增速放缓等现实,招联消费金融“消化不良”的特征或已十分明显,频挑消费、监管忍耐线的野蛮打法下,反向力也在聚集,当家人章杨清何时按下暂停键呢?

近年来,招商银行的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中农商建”、平安银行等对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严重挤压这位“零售之王”的市场份额。2018年,银保监会又对其开出一张高达6500万元的罚单,让其颜面大失、颇为失意。

中国联通的日子也不轻松,固网宽带市场的衰退,让其感到失落。

两者联手打造的招联消费金融,表现同样值得考量。

卷入教育贷

“本人2018年11月27日购买华尔街课程,第二天要求退款就被告知扣2950。整个课程45000,首付10000,580的担保费,另外用招联金融交了35000的教育贷款,24个月,每个月需付款1560左右。根据法律要求,培训机构要求交纳违约金是不合法的 对于主张违约金的,需要有合同明确约定且数额须合理,或者有法律明确规定。”

这是用户Cathy-zhong_在 新浪旗下黑猫平台上,发起的一则关于教育贷问题的投诉。

无独有偶,消费者袁女士在聚投诉上描述,其于2018年7月31日购买VIPKID英语课程,因孩子不适应这种上课方式,于2019年4月16日申请退款(仅申请退未上部分的课时)。但对方不予退款,理由是超过180天。袁女士讲到,当时报名时VIPKID销售人员一直说是分期付款,但事后才知是小额贷款,纯属欺骗。

除了平台投诉,相关媒体的报道也揭开了一些相似乱象问题。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消费者丁某表示“招联金融贷款3万元,已还款8750元,未结清贷款21250元,樱花国际日语方面承诺给我退款12000余元,但是要扣除贷款额中15%的贷款利息、手续费、软件开通费和报名费。合同反面我并没有签字,现在樱花日语以当时与我订立合同人员业务不熟导致未签字为由,仍要求我承担合同反面要求的利息费、手续费等一系列费用。”

消费日报报道,一名韦伯英语培训者称花了36000报名韦伯英语,韦博负责人推荐招联金融作分期, 交学费用的是分期,申请退款时,遭到韦伯英语拒绝,即使是退款也会克扣各种费用。目前,针对韦伯英语贷款退课难的情况已有多个维权群体,记者在一个多达300人的维权群看到。

四起看似完全无关的教育贷投诉,背后出现了一个共同名字:招联消费金融。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消费金融是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携手创办的互金企业,旗下产品有纯线上信用贷款平台招联金融app。核心产品为“好期贷”,此外还有信用支付产品——信用付、以及校园贷产品——零零花三大产品。

据了解,自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逐步尝试与教育培训、医疗美容、航空旅游、家居装修等多外部机构展开消费金融业务合作,拓展线下场景。

其中,招联消费金融的线下消费贷款产品好期贷就用于在线教育。

据媒体报道:招联消费金融与多个在线教育机构展开消费金融业务合作,积极拓展各类教育机构场景,例如华尔街英语、韦伯英语、樱花国际日语、VIPKID、海风教育等多家在线教育企业中。

随着消费升级、国人的学习意识逐渐提升、让在线教育成为蓝海。招联消费金融如此大力度、快节奏、多维度的深耕教育场景,眼光可谓独到。

不过,类似上文乱象的发生,说明其在逐利的同时,并未把好合作机构的准入门槛,在核心的风控能力和教育场景的综合运营能力方面存在疏漏。

故意之举?

当然,这种疏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经验不足,无意为之。但从种种迹象看,似乎更有故意之嫌。

众所周知,教育行业,学生购买课时越多、单次课程价格越低。这意味着,会有部分学生难以支付高昂全款,教育分期便由此诞生。无法负担全款的学生,可通过教育机构向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支付学费。

这一过程,教育机构获得更高用户粘度及更多生源,从而扩大规模;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线下场景,以及利息带来的收益。

因此,教育贷款已成教育培训机构的标配。当然,诸如前文的乱象,也就随之而来。

有业内人士表示,教育机构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过程中,教育机构每推动一单分期业务,都可从消费金融公司获取佣金;同时,对贷款方的风控由消费金融来管。能够增加收入又不用承担风险,这样的好事,教育机构自然会努力劝说学员参加教育分期。

“由于教育信贷市场尚不成熟,原本应是教育机构、金融机构、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生意,却或因各方利益驱使、竞争激烈导致乱象频发,从而陷入三方纠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指出。

不过,利益驱使下,这些教育机构都不是糊涂人。而招联消费金融这类的金融机构,更是早就算好了一笔账。

首先就是相关法律上的潜在漏洞。

“分期付款,究竟是付给金融公司还是付给培训机构,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也各不相同,如果学生是向金融公司分期付款。即使要求退费,贷款人仍要继续分期向金融公司还款。也就意味着退费无果下依然需要偿还贷款,可能会加大损失。如果是培训机构向金融公司借款,其与金融公司形成借贷关系,由培训机构向金融公司分期付款。如果培训机构又以学员分期支付的学费作为机构的还款来源,这又是另外一个法律关系,似乎类似于ABS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不能直接要求金融公司退款,总之这种合作是把法律关系复杂化了。”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何周律师表示:“如果是培训机构向金融公司借款,其与金融公司形成借贷关系,由培训机构向金融公司分期付款。如果培训机构又以学员分期支付的学费作为机构的还款来源,这又是另外一个法律关系,似乎类似于ABS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不能直接要求金融公司退款,总之这种合作是把法律关系复杂化了。”

换句话说,在此逻辑下,当学生-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出现借贷纠纷时,金融机构往往可以置身事外,无需负法律责任。

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加之对肥美利润收割的渴望,招联消费金融势必要扩大合作范围。于是,合作门槛降低,审核方面“睁一眼闭一眼”导致了上述投诉乱象。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这意味着教育费用全款门槛将大大降低。招联消费金融等机构,想以教育贷为盈利之道的日子,已所剩无几。

更不幸的是,《意见》的颁布,会导致招联消费金融相对单一的消费场景再次承压,线上线下用户资源难以打通,未来成长性是个重要考量。这也预示着,在综合竞争实力方面,招联消费金融或将与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竞品拉大差距。

吃相难看的暴力催收

危害不仅与此,野蛮、粗放的打法,已对招联消费金融的现有形象形成了不小伤害。

比如屡遭投诉的暴力催收,让其难看吃相一览无余。

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胡女士投诉称:招联消费金融利用app窃取其通讯录和通话详单、并打电话群发短信进行骚扰,短信有恐吓威胁内容,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无独有偶,投诉人顾先生也有类似遭遇:本人在2018年5月经医院诊断为尿毒症,丧失经济来源,导致经济紧张。后在2018年12月份遭遇招联金融套路贷,在还进当期11000元后,说我综合评分不足,不能续贷,导致逾期。逾期后招联金融催收人员先对我进行电话轰炸,一天几十个催收电话,后不停威胁恐吓、骚扰辱骂我及我的家人和第三方亲友,冒用伪造法律公文,要上门暴力催收,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村委会和工作地进行违法催讨。

招联消费金融的上述表现,已经违法。

监管部门对于暴力催收早有规定,2017年12月1日,互金风险整治小组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禁止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催收。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不得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不得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投诉只是冰山一角,数据显示,招联消费金融在聚投诉上的投诉帖已超4000条,其中暴力催收是重灾区。

作为联通、招行两巨头全力打造的持牌金融机构,招联消费金融为何会出现如此难看的吃相呢?

业绩重压

饕餮盛宴面前,只有饿极或者心智残缺者才会狼吞虎咽,不顾吃相。真正的体面人聪明人都会细嚼慢咽,细细品味。

从此角度看,招联消费金融或许在业绩方面出现困境,以至于有些饥不择食。

此言,有着足够的数据支撑。

营收方面,2016年招联消费金融营收为15.3亿元;2017年为41.63亿元;2018年为69.56亿元。净利润方面,2016年净利润3.24亿元;2017年净利润11.89亿元;2018年净利润12.53亿元。

上述数据看,招联消费金融并未让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失望,尤其是2017年的突飞猛进,更让其挤进消费金融的第一阵营。

不过,仔细梳理,数据中同样蕴含着隐忧:2018年营收增长大幅放缓、净利润增长仅5.4%。而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11.89亿元,较2016年增长266.97%。可见,其净利润增速已明显放缓。

如此看来,招联消费金融增加教育分期新业务,以及加强催收,大概率是用来缓解盈利压力。

连续三年提高利率的行为,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利率红线

据招联消费金融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信用借款日利率低至0.029%,折合年化利率为10.585%。实际从用户端反馈看,2017年至2019年招联消费金融借款利率有过三次调整,且呈上升趋势。

亿欧网报道,有用户连续三年借款数据显示,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借款日利率为0.0495%,折合年化利率18.067%,较官网披露上升70.68%;2018年该用户借款日利率显示为0.0600%,折合年化利率为21.9%,较2017年同比上升21.2%;2019年该用户借款日利率显示为0.0650%,折合年化利率为23.725%,较2018年同比上升8.33%。而截至2019年2月,招联消费金融产品实际利率已超官网显示利率的2.24倍。

显然,借款利率的攀升摩擦着客户的忍耐线。23.725%的年化利率,更是即将触及相关法律的忍耐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要求的年利率红线:24%。法律对年利率24%的标准予以支持,超出部分,则不予支持。

这意味着招联消费金融通过提高利率,缓解盈利压力的算盘,已没多少腾挪空间。无疑,这对其成长性来说,又是一大考验。

趋于冷静的思考

在线教育被规范、暴力催收被整顿、上调利率空间小。招联消费金融用来缓解业绩压力的手段越来越少。此背景下,若想重温2017年的高增速,概率极低。

放眼行业,类似困境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消费金融崛起,直至膨胀的几年中,所有人都在拼命抢夺蛋糕,却高估了自己的消化能力。随着流量天花板显现、获取流量成本提高,行业趋于标准、规范,贪吃蛇后遗症开始发酵,消费金融机构的日子难过起来。

红利潮退,一些机构为了不显裸泳丑态,只能冒险选择粗放手段,以保自己繁荣的假象。可这样的行为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还损害了公司品牌,更对我国消费金融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片杯盘狼藉,招联消费金融等机构迎来了反思时刻:万物皆有规律周期,所谓欲速则不达,凡事越快到达巅峰,就会越快跌落。

观察招联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2016年、2017年时,脚步似乎走的太快太急,粗放式收割市场,接近300%的净利增速,让其成为业界大胃王,也让暴力催收,利率攀升等问题频频上演,注定了无法持续。面对消金“红利期”,后劲不足的劣势便全速显露出来。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

业内普遍认为,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有望达到10万亿级的规模。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同时,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更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持牌消金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整体消费贷款中比例大幅上升,未来持牌消金公司将迎来万亿蓝海市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教授李稻葵表示。

如此看来,诸多利空因素下的招联消费金融还有翻盘机会。唯一的问题是,其会把握住吗?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仍然痴迷于野蛮打法,招联消费金融很可能会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得不偿失甚至坠入更艰难境地。

信誉修复

翻盘之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招联消费金融董事总经理章杨清曾表示,信用基础设施已成消费金融生态重要一环,能够保证流量和场景可以变换和变现,包括信用科技通道形成闭环。

然而正如前文所言,上述诸多乱象摩擦消费者、监管层的忍耐线,也严重消耗着招联消费金融的信任基础。

如何修复这份信任,成为招联消费金融亦或章杨清的一道深层问题。

在铑财看来,金融业改革开放脚步正在加快,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野蛮粗放、践踏用户利益、一味逐利的原始打法已经过时,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重新洗牌的下半场。对于招联消费金融来说,曾经的辉煌已过去,大胃王正在品尝一味逐利、野蛮扩张的苦果。只有沉下心来,重新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客户体验,通过精耕细作的品质发展,才可能打破困境迎来进阶,赶上消金行业真正的“黄金时代”。

一切归零,重新出发。招联消费金融亦或章杨清如何表现,消费者在看、投资者在看、监管层在看,铑财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