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信不信命?曾风光无限的标王昨日破产拍卖

鲁酒不信“宿命论”?

投稿来源:云酒头条

备受关注的孔府宴1.3亿元破产拍卖,于6月13日上午10:00成交。

云酒头条获悉,6月12日,山东孔府宴有限公司所有的土地、房产、构筑物、辅助设施、机器设备等资产在阿里拍卖平台进行破产拍卖,其中包括“孔府宴牌”等43件注册商标,起拍价1.33266613亿元,发布人是孔府宴公司破产管理人。

本次拍卖从6月12日10时到13日10时截止,只有1人报名,有67人设置了提醒,5097次围观。在拍卖过程中,仅有一次出价,唯一出价人在6月13日8点40分给出了起拍价,并缴纳了保证金2600万元。最终,该标的以起拍价成交。

在这起拍卖的牵引下,人们再度谈起“标王”的悲壮往事。

一边正拍卖,一边正酿酒

1994年,因为一举夺得首届央视标王,来自山东省鱼台县的孔府宴直奔巅峰。殊不知,灿烂转瞬即逝,等待它的将是长达20余年的漫长失落。

相较于当年买酒车队排出二里地,如今,孔府宴的市场脉搏只能用“微弱”来形容。

点开酒仙网、1919的线上平台,压根找不到“孔府宴”这个品牌。淘宝上也找不到近些年出厂的新品,倒是有商家在卖1990年代的孔府宴酒。唯独京东上可以找到42度和48度两种规格的孔府宴酒,由“孔府宴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出产。

云酒头条了解到,瓶身上出现的孔府宴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便是如今孔府宴品牌的运营管理机构。今年3月,该公司还曾发布招聘消息,希望招到11-20名销售精英,企业公众号也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更新频率。

此前,该公司曾在公众号中称:2016年以来,孔府宴酒业积极推进品牌发展,市场稳步推进,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首创“荷香型”酒,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先后获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大奖、中国酒业协会“青酌奖”、“欢伯奖”,并在 2019年3月蝉联“青酌奖”。为了推动品牌传播,最近几年,还曾举办汉韵文化周、联谊会、酿酒体验游等活动,目前酿酒体验游已进行至第三季,已有超过8000人走进酒厂酿酒车间。

由于历史原因,孔府宴系原有企业名称众多,大多为吊销状态,部分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山东孔府宴有限公司”,本次拍卖主要标的系该原有老孔府宴公司主要土地和房屋资产。但最重要的核心无形资产“孔府宴”商标、白酒生产资质等重要资产均不在其中,对孔府宴目前的生产运营状态不产生重大影响。

据悉,此次拍卖结束后,对厘清孔府宴历史产权关系、推动后续品牌突破性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蛰伏已久的孔府宴,能否借此实现涅槃重生?

路口在2002

在白酒行业,“标王”带有别样的悲壮色彩。无论是孔府宴还是秦池,都未能逃过盛极而衰的命运。

几年之后,站在世纪之交的鲁酒,便深刻地体验到产业发展的艰难。

2000年,孔府宴的生产经营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6月28日,由鱼台县国资委与江廷华等37名自然人共同出资,成立山东孔府宴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遭遇破产拍卖的那位。然而,这次混改未能带来太多好的转变。

两年后,鱼台县政府将孔府宴90%的股份转让给山东联大集团,作价 8000万元。但由于资金迟迟未能到位,重组便没能顺利完成。随后,孔府宴的债权、债务被转到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名下,昔日盛名化作声声叹息。

2002——记住这个弥足重要的年份。

对多家白酒企业,乃至山东、河南这样的产酒大省来说,2002年都是一座分水岭。假如按照威茨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思考方式,有些传奇由此开始,有些隐患就此埋下,不同的选择和操作,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企业命运,格局由此改变,差距也由此拉开。

2000年前后的白酒行业,艰难并非只“光顾”了孔府宴一家,困境也不单单在“为难”鲁酒。这一时期,江苏的洋河、四川的郎酒,以及张弓、宋河等豫酒企业,几乎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2001年,洋河酒厂也只有2个亿的销售额,员工工资发放都出现问题,机制呆板,销量处于历史低位。

郎酒也好不到哪去。3亿销售额,减去财务成本7000万,还剩2.3亿,再减去3000多名职工一年的工资、社保、医保成本6000万元,8000万元广告费和销售费用,一年税收上缴近1亿元,几乎就没有剩余了。而且,生产成本,包装采购加上设备折旧还没计算在内。

再看彼时的中原大地,张弓、宋河们,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与日俱增,毫不夸张,已经走到了危机关头。

逼不得已,这些艰难处境中的主人公,急切地寻找出路。

很快,它们给出一个共同答案——改制。

2002年3月,经四川华信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截止2001年9月30日,郎酒总资产17亿多元,净资产6亿多,扣除1.5亿职工工龄买断,最终作价4.9亿,以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卖给汪俊林的宝光集团。

同年,1800公里之外,洋河酒厂提供了另一种改制方案:由国有独资企业洋河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6家法人,及14位自然人,共同设立洋河股份。全体股东共出资10372万元,其中,洋河集团持股51.1%。

现在来看,二者的改制均颇具代表性。

洋河、郎酒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为提升经营效率创造了优势条件,也为后面的崛起埋下种子。

再看2002年前后的豫酒板块,张弓进行破产重组,由此,租赁制下,南北张弓开始分厂而制。宋河则遇上一位名唤朱文臣的企业家。随即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朱文臣将宋河酒厂的大部分厂房、设备租赁下来进行经营,每月租金60万元,后提高到90万元。不久之后,宋河酒业拿下了宋河酒厂。

改制之后,上述酒企都告别了苦日子,而鲁酒的标王们却没有重回巅峰。

鲁酒不信“宿命论”?

回到我们昔日的“标王”。

历史上的鲁酒,曾展现出不可磨灭的胆识和创造性。

假如单从模式来看,2000年,孔府宴实行国资委与自然人共同持股的混改模式,其实跟洋河酒厂十分相似,而且比洋河还早了两年。

在营销上,将鲁酒90年代的招式放到现在,似乎也不会太过突兀。比如,如今人人谈论的品鉴和体验,孔府宴在27年前就曾做过。

1992年4月,济宁与西安缔结为经济技术协作友好城市,两市在西安举行经济技术洽谈会。会议前夕,当时的孔府宴厂长江廷华在西安电视台及所有公交车上打出广告,并在西安最繁华的百货门前安排一批美丽的礼仪小姐请路人现场品酒。当年,孔府宴酒在西安的销售额便猛增1000余万。

甚至,放到当年的历史背景中,鲁酒连夺三次标王也未尝不是一场激情四射的探索。

然而,仿佛一种宿命,总有一些因素,让这些“创造性”没能发挥长效,比如秦池当年的“勾兑门”,再如孔府宴漫长而波折的重组之路,以及其积攒起的历史遗留问题,

关于鲁酒的由盛转衰,人们探究出很多原因,也总结出很多教训。秦池标王事件,被财经作家吴晓波列为中国十大著名企业失败案例之首,并在《大败局》一书中予以详细剖析。

而在标王陨落之后,鲁酒再未出现如此现象级的白酒品牌。如今,和川酒、苏酒们相比,鲁酒的“不景气”也体现在缺少像五粮液、洋河之类的遥遥领先的龙头企业。

人们也在思考,假如没有洋河,苏酒板块也不会比鲁酒厉害多少。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在有些环境里,即便没有这个洋河,也会有另一个洋河出现。那是一种地理位置、地域性格、产业环境以及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对鲁酒来说,好像在经历了标王短暂而激烈的绚烂之后,产业发展又回到某种平和,产量依旧可观,也不乏景芝、花冠、古贝春这样的省酒品牌,如果不与昔日盛景相对照,其实也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

然而,面对鲁酒的命运,行业仍旧觉得遗憾,鲁酒自己也不甘于接受“宿命论”。于是振兴也成为最近几年的主旋律。从政策导向以及龙头企业来看,至少在当前的章节,鲁酒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

时代变迁,命运流转,“风水”会轮到鲁酒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