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单车“换电”会不会再有人赌“吃翔”?

如今,新国标落地将近3个月之后,北上广深等地的外卖和快递平台似乎并未受到影响,车还是那辆车,速度还是那个速度。新国标对于这些行业的影响,丝毫未见成效吗?

投稿来源:懂懂笔记

“听过新国标的规定了,不过我们配送站没什么变化。还都是之前用的旧车,充电还是一人好几块电池,换着用。”当懂懂笔记询问电动车新国标政策的实施有何具体影响时,一位外卖小哥这样回答道。

2019年4月15日,电动车新国标政策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几项重要规定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包括最大时速不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含电池),电机功率不大于400W,必须具有脚踏板以及电池电压48V。除了平时经常骑行电动车的上班族,新国标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们。

如今,新国标落地将近3个月之后,北上广深等地的外卖和快递平台似乎并未受到影响,车还是那辆车,速度还是那个速度。新国标对于这些行业的影响,丝毫未见成效吗?

缓冲期还有3-5年

与新国标相对应的,是国内庞大的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是目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道路交通工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2.5亿辆。如果推到极致去衡量,这2.5亿辆电动车几乎没有符合新规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数年将会有大量电动自行车需要淘汰。

悬挂临牌的电动自行车

以北京为例,在新国标落地之前,不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应该进行登记备案管理,登记期截至2019年6月15日。对于已经登记备案的电动自行车,相关部门会为其颁发临时号牌。临时号牌的使用有效期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有效期满后,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将全面禁止上路。

这也就是大量外卖、快递公司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动作的原因,毕竟更换庞大的电单车将耗费巨大的成本。

显然,最迟到2020年底,北京市区内所有不符合新国标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将无法继续上路行驶。随着淘汰换新的洪流,整个电动自行车市场将会出现巨大的市场需求。不过,这也仅限于北京等一线城市。

放眼全国市场,从政策落地到真正全面铺开程恐怕并不是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完全实现,尤其是各级低线城市和乡镇,2.5亿辆电单车的更新换代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那么,在数亿新旧电动车更迭之间的这几年时间,有哪些新的商机会出现?谁会在这个变换过程中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以目前海量外卖人员的用车痛点为例,从早到晚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快递小哥们,显然是当下各个城市中对电动自行车依赖性最强的用户群体。现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外卖和快递人员而言,电动车充电是困扰他们的一个主要问题。

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外卖小哥对懂懂笔记表示:“如果跑满一天,从早餐开始到凌晨宵夜结束,最起码要跑120公里公左右,这个距离很多电单车的续航都是不够的,所以我是两块电池换着来,一块没电了就换另一块接着跑。”

至于充电方式,这位小哥表示:“我们都是在自己租的房子充电,房子是配送站的外卖员一起合租的。晚上充电池都是摆了一地,白天跑到车子快没电了就回去换一块,反正勤跑着点儿也不算麻烦。”

但是资本市场对于这些“小麻烦”却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新国标过渡期间,市场商机被资本推动着不断涌现。面对数亿的电动自行车的巨大市场,换电成了场内玩家的新目标。

换电是门好生意吗?

深圳的电动自行车换电柜

从今年3月份开始,国内的星恒电源、红桥集团、中天鸿锂和远东福斯特等锂电企业开始布局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换电模式的商业运作;

3月中旬,易骑换电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腾讯领投,蔚来资本、凯辉能源基金、新认知跟投),并提出将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智能换电站来解决电单车充电难题;

5月27日,深圳易马达宣布已获得千万美元级的B+轮融资宣布完成B+轮千万级别美元融资,该公司旗下的电动自行车换电解决方案——e换电已经推出,据悉易马达还将与韩国现代达成战略合作;

6月12日,哈啰出行联合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出资10亿元打造两轮基础能源网络,即电单车“换电”设施。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用户对于两轮电动车的日均骑行需求在7亿次左右,用户群体覆盖16至60岁各行业人群,需求与体量是单车市场的3倍多。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算,未来1~2年大街小巷出现的“换电”模式,都将产生年营收近千亿元的蓝海市场。

关于“换电”业务的具体落地,哈啰方面表示:“目前业务只是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下半年会逐步推广。未来会有机柜和其他呈现形式,类似现在的共享充电宝机柜和小型超市合作共建充电柜的形式。”

而e换电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其业务已进入全国24座城市,每天提供超过20万次的换电服务,为大量电动自行车用户提供了续航绿色能源。

“换电”业务肯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外卖、快递等行业。无论是从换电池时间成本,还是平台运营效率而言,与这些换电需求巨大的行业进行合作,肯定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当然,这种To B层面的合作,有待于场内玩家与相关行业强化战略合作。而在To C市场,则需要更加精准的服务模式,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去打动上亿骑行者的需求了。

换电市场有没有坑?

相较于正常的充电,换电是否更加安全呢?

近两年,外卖人员电动车电池充电引发的火灾新闻并不在少数,特别是那种集中充电的情况。今年4月初,北京朝阳区就曾发生过一起疑因电动自行车电瓶集中充电引发的火灾,造成多名外卖小哥受伤。显然,外卖小哥们的这种房间集中充电方式的确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但是,在看到换电市场更安全和高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巨大蛋糕的背后也隐藏着众多隐形的坑,用户接受度、市场标准、统一规划、环保问题等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对于换电业务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如何统一现在市场上不同的电动单车型号、不同电池的型号。目前2.5亿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中,包含了无数电动自行车品牌以及电池规格、型号。未来,换电机柜的运营方如何尽可能的覆盖更多的用户,将是一个巨大难题。对此,哈啰方面对懂懂笔记表示:“目前还在探索期,未来会增加类似一个适配器之类的设备,但这些都是比较长远的规划。初期我们主要还是会面向自己的车辆,比如助力车和直租项目。”

显然,对于项目的落地,哈啰方面也没有完全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另外,换电虽然快捷,但未来这种更换电池的方式能否被用户接受,价格如何制定都是未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旧电池的问题,如果让用户用自己的一块新电池换充电柜里的旧电池,用户显然很难接受。反之,运营方的痛点也是如此。

虽然哈啰方面在六月份的发布会后曾表示,未来用户可以按月或按次购买“换电”服务,因此用户并不会有新旧电池上的焦虑,但这种套餐式的服务最终效果如何目前尚难确定。

其实,“换电”服务在上海、深圳等地早就有先行者进行过相应的尝试,但据媒体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换电”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依然非常小众。究其原因,或许正是用户体验不佳,以及体量太小导致盈利周期过长。

对于盈利的预期,哈啰方面曾透露,未来换电项目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依赖于租金。这一点类似于共享单车业务;而深圳“e换电”方面则表示,除了深耕国内市场,还会积极探索为现代汽车的“移动计划”提供能源网络助力,也可能会共同开发东南亚电动车能源网络布局。

从投放规模和投入成本来看,哈啰CEO杨磊曾表示未来布点密度会达到500米到一公里内有一个(换电柜)。可以预想,如此高的密度也意味着整个业务的线下布点将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因此,电动自行车“换电”显然属于重资产投入项目,对于场内各个玩家来说,想要单纯靠租金获得盈利,周期将会非常漫长。当然,目前来看“换电”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先尝试再渗透,前期摸着石头过河无疑是最为明智的策略。

结束语

必须承认,未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内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面对这波新的商机,换电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风口?从规模和需求来看,机会很大;但是从操作难度和各方面限制去分析,未来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