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的隐忧,模式发展瓶颈,待解的库存难题

近日,海澜之家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海澜之家三季度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2.63%。

投稿来源:华牛原创

近日,海澜之家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海澜之家三季度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下降0.45%。基本每股收益0.59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海澜之家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品牌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管理的大型消费品牌运营平台公司,公司旗下拥有包括男装、女装、童装、职业服及家居等品牌。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0.45%

2014年,海澜之家借壳登陆A股。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2018年中国男装市场报告,海澜之家品牌以4.6%的市场占有率位列榜首,连续5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海澜之家的业绩虽然近年来一直呈现增长状态,但是趋势已经逐渐放缓,增长幅度越来越小。2014-2017年,海澜之家净利润分别为23.74亿元、29.53亿元、31.23亿元和33.2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5.83%、24.50%、5.74%和6.5%。

根据海澜之家2018年年报,2018年全年实现营收190.1亿元,同比增长4.89%;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0.63%。相比2017年,三项业务指标增速全线放缓。

8月28日晚间,海澜之家对外披露2019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7.21亿元,同比增长7.07%;当期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1.25亿元,同比微增2.87%。

据2019年半年报,海澜之家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净利润增速更是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40.60%。

在今年9月海澜之家拟转让爱居兔,由于爱居兔因为消费大环境不佳以及女装竞争激烈,上半年净关店40家至1241家,收入下滑9.79%至5.47亿元。且多次品牌定位调整,经营业务未达预计。转让股权有助于减少爱居兔对公司未来整体业绩的拖累,集中资源过冬。

据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146.89亿元,其上年度1-9月营业收入为130.42亿元,同比增长1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6亿元,同比降低0.45%。

待解的库存难题

海澜之家一直引以为豪的“海澜之家”模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这种轻资产的模式将生产环节外包,门店开设以加盟模式为主,从而助推了海澜之家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在扩张到一定规模后,海澜之家增长迟缓,伴随的单店营收下滑、库存压力等问题更加凸显。

有关数据显示,海澜之家的门店数量一直在高速增长,但其业绩却始终萎靡不振,两者的表现出现背离。数据显示,2018年海澜之家新开门店1181家,关店300家,净增881家,同比增长15.2%。这一年,海澜之家的营收190.9亿元,同比增长4.89%;净利润34.55亿,同比增速仅有3.78%,扣非净利润则首次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存货高企的问题也已困扰海澜之家多年。2015年,海澜之家存货为95.79亿元,相比2014年的60.86亿元增加了近35亿元。而2016年,存货虽然下降到86.32亿元,但周转天数增加了18天。

海澜之家试图用扩张门店来消化存货。截至2018年末,旗下所有门店达6673家。据悉,海澜之家品牌的主要经营模式为直营和加盟商。报告期末,直营店为175家,加盟店及联营店达4922家。而随着海澜之家的存货量也不断上升,门店增长如果速度放缓,公司库存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海澜之家的存货规模庞大,目前还没有爆发较为严重的经营危机,这与其采取的“上游赊销货品制+下游财务加盟制”的托管式加盟有关。这种模式巧妙地解决了海澜之家扩张的资金来源问题,把库存风险与财务风险分摊在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加盟商的身上。

结语

当前,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持续疲软,服装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从2019年上半年的开店速度也可以看出端倪,公司已经过了大规模扩张阶段。

在服装行业,合理的库存,可以帮助服装企业追赶潮流,以及处理可能的爆款追单,实现销量和生产效益最大化。但库存也会加大商品滞销风险,加大经营风险同时,也会增加资金周转时间,最终影响甚至拖垮服装企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