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宅消费:疫情下米面粮油不愁,娱乐、健身、读书正当时

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春节注定终生难忘。全国十几亿民众主动减少出行、不去聚会、宅在家中,这不远仅是响应“我为国家省口罩”的口号,更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疫”做出贡献。

宅在家中自然就引发了“宅消费”的大幅增长,从米面粮油等民生基本保障到影音娱乐或是健身瑜伽,消费者的需求不尽相同, 通过京东发布的大数据可以发现,今年春节“宅消费”呈现以下特点:(数据同比为2020年除夕-初九同比2019年农历春节同期)

消费者宅家剁手五花八门,线上消费持续成长;

抛开繁忙的工作,26-35岁人群成为家庭消费主力;

年轻人家庭责任感增强,成为居家商品选购达人;

东北、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最“宅”,不同线级城市过节“姿势”各异。

宅家需求旺盛

今年春节期间各项“宅消费”需求整体大幅超过去年,其中如生鲜类的成交额最高达到了去年同期的400%,宠物生活的成交额最高达去年的230%,游戏设备的需求峰值为去年同期的254%,健身训练则达243%。

通过与去年春节每日成交额比较可以发现,大致出现了两个需求高峰:第一个峰值出现在初二(1月26日),与之相关的是1月23-24日,国家民航局与国家铁路集团公司推出“免费退票”政策从而进入退票高峰期(国家铁路集团:至25日共免费退票3220万张),以及上海迪士尼等公共娱乐设施25日起关闭等消息。很多原有出行或游玩计划的民众改为宅家过节,因此游戏设备、健身训练等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而到了正月初五,或许受此前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延长春节假期通知的影响,居家期延长,健身美食正当时,“宅”相关的各类商品如瑜伽舞蹈、生鲜等又迎来一个小高潮。

娱乐vs健身兼得 需求差异化加大

“宅”在一定意义上经常与“打游戏”画上等号,这个春节期间也不例外。除夕至初六,游戏机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其中Switch成交额占比整体近50%,索尼PS4成交额同比增长133%、微软XBOX成交额同比增长188%;此外,平板电脑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5%,其中正月初二学生平板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76%,华为品牌平板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324%,其中旗舰单品华为Matapad Pro单日销售破千台。

也许是终于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痛快开黑一把,今年春节期间26-35岁人群超越去年的16-25岁人群,成为游戏与游戏设备的购买主力,下单人数同比增长60%,他们同时也购买了最多的STEAM玩具、潮玩/动漫、乐器等。

不过,游戏类成交额增长最快的竟是56岁以上人群,同比增长约90%。

从用户的人数的占比来看,16-25岁人群比全站均值少7个百分点,26-35岁人群高5%,其它几个年龄段都有2-3%的增长。看来春节的宅生活对于此前对游戏“有心无力”的人群是个最好的时机,终于得以一尝所愿。

与此同时,户外运动的限制也使在家中健身和练瑜伽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各类跑步机、折叠跑步机、划船机、健身板、瑜伽垫等热销。春节期间,京东平台哑铃成交额同比增长60%, 拉力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09%,跳绳成交额同比增长56%,划船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34%,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50%,2月至今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近6倍。其中16-25岁人群占比同比有所下降,而26-35岁人群上升8%,46-55岁以上人群占比略有上升。

有意思的是,游戏与健身在不同职业层面上基本呈现反向的增长趋势,金融从业者、白领爱玩游戏的用户增长较快,而公务员、小镇居民的健身需求增长较快。

从区域看,健身/瑜伽成交额增长TOP10省市是北京、四川、辽宁、山西、天津、陕西、海南、河北、上海、江苏。

游戏/游戏设备类增长TOP10省市是四川、山西、天津、宁夏、内蒙古、上海、陕西、福建、江苏、北京。

家庭影音vs读书养性:幼儿园快开学吧……

电影院暂时不去了,也可以在家看大片。据京东大数据,除夕至初六期间,影音娱乐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70%,其中家用投影仪成交额更是同比增长超200%,家用投影Top1单品极米H3销售额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图书类春节期间也有较大增长,国学古籍类图书增长最高,增速超过了90%,其次是中小学教辅成交额增长了80%,表现突出的还有政治/军事类书籍。

此外,家庭打印机也跟着教育和办公的居家话销量水涨船高,其中适合学生使用的打印机增长迅猛,同比超200%,家庭办公打印机同比增长超100%,家长的需求还是比不过孩子们。

从年龄段分布可以看出,35岁以下用户购买集中在自我成长、育儿、教辅等书籍,而年龄稍大的用户则比较爱买居家、政治/军事、金融投资的书。

年轻人家庭责任感增强

宅家当然也离不开吃,而事实上生鲜、食品一直占据着春节期间消费的“绝对主力”榜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从除夕-初九(同比去年春节同期)全站包括米面粮油及乳制品等在内的民生类商品成交额增长154%。其中,作为主要生活必须品的米、面成交额分别增长5.4倍、4.7倍,另外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3.5倍,食用油供应量就达到590万升。

因为线下采购存在一定风险,生鲜品类今年春节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春节期间,京东生鲜成交额同比增长215%,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近1.5万吨生鲜产品。猪牛羊肉和禽肉蛋品的成交额同比都超过了400%,其中,成交额增长最高的产品是猪肉,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超10倍;蔬菜成交额也同比增长近450%,让很多消费者养成了上京东买菜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春节,更熟悉手机或互联网操作的年轻人正越来越体现出家庭责任感,如25岁以下年龄段购买肉蛋果蔬的增长最为迅猛,其中水果、蔬菜的订单量(在全站订单中)占比高于均值20%,而26-35岁的年轻人群则当之无愧是家中“顶梁柱”,他们购买了全站(订单量的)50%的果蔬、55%左右的禽蛋肉品、近60%的冷藏/冷冻食品和53%的海鲜水产。

不同区域“宅需求”各异 城市间消费差异明显

若问春节哪里最“宅”?京东大数据给出了答案:

以成交额增长排名,辽宁省“宅消费”同比增长65%,居全国第一。而前十名中东北和长三角地区占了一半名额,甚至在前五名中占据4席,或许可以说明东部省市的用户最懂得在家享受。

若按品类分,“吃货”冠军被重庆摘得——生鲜消费增长最快,而东北和四川在健身/瑜伽品类上消费增长较快。

不过,不同线级的城市仍然存在着不同的消费结构。从成交额对比全站均值,分析不同线级城市用户的消费占比可见,一线城市用户在生鲜、宠物生活品类上花费较多,二线城市在各品类消费相对较为均衡,而越往低线城市,影音娱乐、智能设备、计生用品的消费占比越高,四线城市在健身/瑜伽品类消费占比最高,游戏/游戏设备在3-4线城市消费占比最高,六线城市用户在影音娱乐上消费占比明显高于其它线级。

据京东大数据,16-25岁用户是购买计生情趣用品同比增长最高的人群,而有意思的是,46-55岁人群购买计生情趣商品的增长高于26-45岁年龄段。总体上看,春节期间女性购买计生用品的占比高于全站均值4.1%。

以往,一桌好菜、一桌麻将、走亲访友或是出门旅行似乎已成为春节的“标配”。而今年大量消费者虽然足不出户,但无论山珍海鲜还是新奇游戏,抑或瑜伽健身,各类丰富的商品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民众解锁了居家团圆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