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利用大数据实现单月15亿的浏览量

英国媒体已经敏锐地感知到,数据是要拿来用的,甚至还可以“讲故事”。

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的英国作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说,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社会的各类关系。即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却不这么认为。他犀利地指出,这个结论是荒谬的,“实际上,大数据分析平台不仅让人知道‘是什么’,而且有时还让人知道‘为什么’,否则就没有重大的工具性价值,对新闻媒体尤其如此。”[1]

英国媒体已经敏锐地感知到,数据是要拿来用的,甚至还可以“讲故事”。比如,如何通过大数据的“眼睛”精准了解受众;如何运用数据分析高效产出内容;如何使记者更好地掌握数据并加快成长。

01.用大数据精准了解受众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受众早已有了多元价值取向,并不会一味接受被动“输入”,每个人都有不同“口味”。如何使用大数据来“精准”了解受众,是近年来英国媒体探索的方向之一。

2013年至2019年,英国新闻市场发生了很大转变,到2019年,英国媒体的在线平台浏览量较为平稳,电视新闻收看量下降,社交媒体浏览量翻一倍,纸质媒体量减少了一半。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有关。2013年至2019年,智能手机用户翻了一倍,逐渐取代了电脑的主体地位,且逐渐发展成人们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2]

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吸引高质量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了。那么,英国媒体是怎么应对这一难题的?

英国《卫报》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受众群体。

通过大数据分析,《卫报》有1200万固定用户,近三分之二已婚,读者社会地位也较高,平均每个用户每次浏览网站会看8个页面左右。

《卫报》正是用大数据对自己的读者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准了解,以此来产出能足够吸引他们的新闻。这也让《卫报》成为全球最高质量的新闻网站之一,在2019年5月实现了1.54亿的单一身份访问量和13亿的页面浏览量。

BBC的做法则更直观一些。他们追踪了一个记者团队3个月的产出文章,来分析受众口味。他们发现,这个团队更新的文章虽多,但受众并不是都买账。

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显示,一篇文章一般要为受众提供可以满足他们的6种需求:1、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2、提供解释事件的独特视角;3、深入的事件背景知识;4、有娱乐性;5、有启发性;6、其他人对事件的看法,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大家怎么评论。

根据这6个需求,团队可以对文章进行调整。比如有关英国大选的文章,就可以包含:进展有什么更新;对受众意味着什么;在英国民主以什么样的形式运作;唐宁街的猫去哪了(娱乐报道);大选候选人有谁,他们有什么人生经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对大选说了什么等等。

英国媒体还从海量的大数据中分析发现,近年来,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中,听高质量新闻播客的比例有大幅增加。精准了解受众需求后,英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尝试。如今,《卫报》的播客收听人数,已经超越了购买报纸的人数。

大数据的发展,最先能提供给媒体的,是通过分析受众数据,使他们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更明智的决策。国内媒体可以借鉴英国媒体的一些经验,加强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明确掌握不同受众的需求,输出更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内容。

02.让数据讲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故事

近几年,国内各大省级传媒集团,基本已建立了“中心厨房”模式,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标配。但在“中心厨房”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媒体产出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报纸、网站、APP、公众号上的内容和产品大部分相似甚至相同,缺少对不同形态媒体的精准内容输出。四川广播电视台曾在运行中发现,“中心厨房”模式下的编辑、记者工作量大增,一些编辑为了省事,会直接把电视媒体的内容复制粘贴到新媒体上,这样的工作方式更加重了同质化。[3]

国内媒体在各方面不断探索使用大数据,是一个积极且有益的发展方向。但这不应仅仅是表现形式,有些地方的“中心厨房”作用还大多停留在参观、展示上,数据最终且最应起到的作用还是要回归到内容生产的本身。

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脱离了内容的传播,都是“无本之木”。当今世界各国媒体越来越意识到,必须重新认识内容的价值。英国媒体的创新实践,值得我国媒体学习、借鉴。

“内容为王”是英国《每日电讯报》坚守的准则,也是他们的媒体自信的根源。在他们的“中心厨房”架构中,更注重核心运营理念,设立以编辑为中心的团队,还成立了大数据团队、客户研发团队等。

大数据是他们更精准产出内容、讲好故事的支撑力量。比如,他们会根据受众年龄来改文风,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内容更活泼清新,他们在传统纸媒上的用语更简洁、严谨。

再比如,《每日电讯报》采编大厅的大屏幕上,实时统计和监测用户浏览情况,细致到每条新闻的关注度和点击量,甚至是用户的转化率。面对大量数据,中心区域的主编们要随时根据大屏信息和各路消息源作出决策——决定跟进哪条信息,并最终确认在报纸、网站还是移动端上呈现。在体育采编部门的区块,哪些运动项目更受关注,一旦出现了数据线索,编辑就会据此进行“精准”专题制作,并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报道。

大数据也正在催生全新的新闻产品形态。2016年里约奥运会,《卫报》和BBC就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产出了2个爆款产品。

《卫报》启用了旗下的数据可视化团队,对比赛中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做出了3个可视化产品。这些产品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可以动态展示一个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所有状态数据。产品同步发布到《卫报》官网和官方Twitter(推特)上,引起了大批用户关注。[4]

BBC则基于奥运会官方发布的超过10500名运动员数据,推出了一款数据对比小游戏。用户只要输入身高、体重以及出生年月日等简单信息,就可以找到与自己这些信息匹配相似的运动员,玩游戏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一些和奥运相关的趣味信息,比如这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中,身高最高的人是谁,他或她的身高是多少等。

甚至,原本看似枯燥的数据,还能用来“讲故事”。《金融时报》将数据可视化“玩”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3天后,还能记住里面的多少内容?《金融时报》一组数据显示:如果该文章只呈现了文字或音频,人们只能记住10%的内容;而同时呈现了文字和图片的文章,人们能记住内容的65%。

《金融时报》网站还专门增加了一个与图表有关的栏目。他们认为,好的图表可以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更易引发讨论,读者也会更乐于保存图表到手机并分享给朋友。因为图表传播,《金融时报》Instagram(照片墙)的粉丝,从20万增加到了200万。

粉丝为什么会对这些图表这么感兴趣?

以一个关于英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图表为例,记者拿到了150万条数据记录,技术团队把这些数据分成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展示,发现农村网速较快,而城市以及白金汉宫等一带的网速反而较慢。

这个图表发布后,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他们还想知道英国哪个地方网速最快,哪个地方网速最慢等,记者根据这些互动再精准产出内容,就能讲出一个受读者欢迎的好故事。

数据分析使每个记者“精准改善”和提升

数据分析不仅针对用户,针对内容生产,还能让每个记者进行“精准”改善和提升。

国内媒体往往只能看到“10万+”等数字呈现出来的新闻传播结果,那么,为什么这个稿件能达到“10万+”、背后有哪些原因?是标题好、内容好还是题材好?受众只是进来看看,还是深入阅读了?他们喜欢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工具阅读?这些都不得而知。

而英国媒体在数据导向和培养记者个人数据素养上,已经先迈出了一步。

精确新闻学的创始人菲利普·迈耶在《数据新闻手册》里说:“在信息量不足的时代,记者主要的精力在于寻找和获取信息,然而处于信息丰富的今天,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意味着,当前报业集团的变革转型,真正稀缺的是记者对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工具的使用,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量。《卫报》曾推出一个小工具,最初可以实时显示3分钟内受众在看什么,经过不断升级,现在已经可以实时显示受众15天的阅读内容。

这个小工具还能展示一篇报道的每分钟浏览量、受众从何种渠道进入、放在主页上多长时间、受众来自哪个国家、用的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受众有没有接着看下一篇文章、有多少人在页面上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0秒等。

这些数据让记者可以有效地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对标题、内容、结构等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动和调整,以此更精准提升阅读量。据统计,英国每月有约1000名记者在用这个工具看数据。

这一点,在国内比较欠缺。我们的记者本身获取数据的渠道十分有限,在各个新闻APP和微信公众号上,一线记者很少能拿到实时数据,基本是“一锤子买卖”,稿件写完是什么样,发表出来就是什么样,更不用说会根据实时数据来对文章进行调整和修改。并且,目前国内对大数据的使用,很多还是在用流量来考核记者。这就停留在了看数据表象,而不是实时使用数据的层面。

在国内的微信公众号后台,也有用户分析、图文分析、菜单分析等6块内容,其中包含了每天及每个时段的阅读量、转发量、点赞、留言、阅读来源等。

但这些数据并没有真正作用到提升每个记者的内容生产上去。记者更疲于应付“10万+”“博眼球”,忽视了从数据中捕捉关键信息,总结传播规律,分析受众阅读习惯,从而精准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从英国媒体使用大数据的经验来看,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新闻内容与服务,是融媒体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媒体如何学习更精准地使用大数据,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精准产出内容,并将相关新闻报道更精准地推送到特定受众的眼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京)2013年7期第6~8页

[2] 路透社新闻研究中心,2019年

[3] 王军,王茂羽.“中央厨房”释放洪荒之力多屏共振“川味”飘香——四川广播电视台2017年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探索[J].新闻界,2017(5):7-10

[4]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2016年08月25日

(来源:传媒评论     作者:钱 祎     原标题:让新闻更“精准”!大数据带给英国媒体的改变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