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阿尔法基金总经理刘明身兼多职,部分公募人力不足现隐忧

这背后折射的更多的是部分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困境。

基金公司总经理兼任投研负责人不足为奇,但同时担任财务负责人却不常有。近日,一则“总经理身兼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新闻将东方阿尔法基金推至台前。

6月7日,东方阿尔法基金公告称,聘任刘明担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任职日期为2022年5月25日开始。

在这则任命之前,刘明已经担任多重职务。公开资料显示,刘明是东方阿尔法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持有公司39.96%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同时刘明还是公司的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董事和基金经理。

业内人士表示,总经理兼任财务负责人大概是从控制人力成本角度考虑,但如此一来,一是很容易分身乏术,很难将业务做好做精,影响管理、投研等核心业务,反而得不偿失;二来容易造成内控缺失,存在合规隐患。不过,这背后更多折射的是部分中小型个人系公募的发展困境。

总经理兼任公司财务负责人

东方阿尔法成立于2017年7月,总经理和法人代表均为刘明,同时他也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9.96%。

东方阿尔法是华南地区首家纯员工持股基金公司,除刘明外,员工持股平台——珠海共同成长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9.56%,肖冰持股13.98%,雷振锋持股4.5%,曾健持股2%。

创始人刘明是公募老将,公开资料显示,他证券从业已有20多年。刘明曾在厦门证券、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任职,2004年3月加盟大成基金,曾任基金景宏、大成优选等基金的基金经理、股票投委会主席、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基金景宏期间,创造了三年4倍的回报。刘明于2015年4月离开大成基金,此后创办东方阿尔法基金公司。

作为基金经理,刘明的业绩不佳。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东方阿尔法精选为例,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以来,任职回报为28.80%,年化回报为5.91%,在同类基金中处于后四分之一位。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东方阿尔法的总管理规模为111.60亿元,全部为混合型基金,公司共有四位基金经理,分别是刘明、唐雷、乔春、乔海英。其中,基金经理唐雷管理的2只基金规模分别为75亿元、22亿元,合计占比接近9成,成为东方阿尔法当仁不让的规模“扛把子”。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并无规定限制总经理兼任财务负责人,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总经理兼任财务负责人这一做法,业内仍有一定争议。此外,财务口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监督职能,此举也会打乱财务的管理界限,导致监督与执行混乱。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总经理担任财务负责人更多是从控制成本考虑的无奈之举。“财务负责人为高管序列,薪资肯定更高,总经理兼任可以节省开支。对于入不敷出的中小型公募来说,省钱是第一要义。”

规模小营收不足

东方阿尔法基金于2017年获批成立,相比同期获批的凯石基金、合煦智远基金、弘毅远方基金等,东方阿尔法的发展可圈可点,管理规模仅次于博道基金,和恒越基金不相上下。

不过,百亿规模对于一家公募来说依然捉襟见肘。

公募基金的收费通常包括申购费、赎回费、托管费和基金管理费。其中,基金管理费对收入贡献最高,权益型基金一般收取1.5%管理费用,固收、货币基金略低于这个比例。

对于公募来说,管理规模就是现金流。东方阿尔法的产品均为权益型基金,以目前的管理规模,每年大概能够带来约1.5亿元的收入。

再看支出端,公募基金公司每年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搭建完整的前中后台,托管费、客户维护费(业内俗称“尾佣”)、销售服务费和交易费用也是非常庞大的支出。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从2021年全年来看,以全市场基金的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的整体比例计算,目前市场上各类基金产品的平均尾佣比例在28%左右。总体来看,中小型、个人系、次新基金公司的尾随佣金占管理费收入比例相对较高。比如尾随佣金比例超过40%的公司中,汇泉基金、达诚基金、凯石基金均为个人系公募。个人系公募缺少对渠道的议价能力,支付的佣金比例也自然高一些。由此可见,东方阿尔法的管理费收入中约有四成左右用于客户维护。

从公司经营层面,华东某公募内部人士表示,中后台运营是笔很大的成本开支。后台运营主要包括基金估值、TA、监管报表、定期报告等部分,为了控制成本,不少个人系公募会将这部分业务外包出去,有的是项目制,有的是长期合作。相比自己组建团队,运营外包更便宜,但在沟通协作上可能会打些折扣。

证监会5月份颁发的《关于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研究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模式,公募基金后台运营业务由试点转常规。支持中小基金管理公司将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

在精英林立的公募界,没有股东在资金、渠道上的支大力持,个人系公募仅凭单打独斗很难站稳脚跟。

在东方阿尔法成立之初,就有网友评论道:“员工持股的心基金公司越来越多了,但真正做大的少之又少。1亿的注册资本都是自己掏腰包,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新公司很难三年内盈利,也就谈不上员工分红。在没有引入有实力的股东情况下,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盲目跨界暗藏隐患

基金公司属于轻资产、重人才行业,人力成本,特别是投研人员工资占公司支出比例较大。为了节省费用,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让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产品,甚至超出其能力圈。

恒越基金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个人公募,目前共有五位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叶佳“一拖五”,共管理5只基金产品,所管理的基金产品类型跨度也较大,不仅有纯债型、混合债券型产品,也涉及偏债、偏股型产品。截至7月4日,她所管理的恒越品质生活以年内-27.04%的收益在同类基金收益排名倒数。

叶佳为恒越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管理着恒越基金为数不多的全部债券类产品。此前她曾任银华基金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在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东亚前海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债券产品投资主办;恒越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从过往履历来看,叶佳的能力圈在固定收益领域,做债基金经理跨行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