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保险欺诈“套路多”,如何防范?

保险行业协会通过普及金融保险知识,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保险消费理念与保险保障水平。

图片来源:东方IC

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新浪财经开设“金融保险知识普及”系列论坛活动。首场论坛主题为“防范保险欺诈,保护保险消费者”,涉及代理退保黑产、车险欺诈、保单贷款、互联网保险等领域,通过普及金融保险知识,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保险消费理念与保险保障水平。

勿受“退旧保新”“高收益”等说辞诱导

近年来,“代理退保黑产”形成了一条披着维权外衣的黑色产业链,蔓延范围由局部地区扩散向全,已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特别是人身险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给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楠介绍,“代理退保黑产”是以“全额退保”为诱饵,怂恿、诱导保险消费者委托其代为办理退保,从中收取高额佣金,甚至利用代理获取的客户信息进行诈骗的个人或社会团体。

周晓楠向消费者提示如下:一是树立科学保险消费理念,购买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应掌握一定的金融常识,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勿受“退旧保新”“高收益”等说辞诱导。

二是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非法代理维权侵害。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三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受到不法行为侵害。消费者要注重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四是推动行业共治和群防群治,促进黑产信息互联互通。监管部门、司法部门及保险机构进一步形成合力,建立“代理黑产”黑名单制度及案件信息互通机制,推进行业共治。同时,提高社会公众对保险“黑产”危害性的认识,促进群防群治。

勿被“免费修车”“免费喷漆”等幌子蒙蔽

车险方面,近年来,各大保险机构在对欺诈行为实施打击时,发现部分汽车修理单位(4S店或汽修厂)将保险消费者的车辆当作非法牟利工具,通过制造保险事故或者扩大出险车辆损失等方式骗取保险金,提高修理收入。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涛介绍称,车险欺诈有两种常见手法。手法一:把免费翻新、免费保养、免费喷漆当作幌子,吸引保险消费者的车辆进厂,然后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车辆制造保险事故,假借消费者的委托授权向保险公司索赔,以此骗取保险赔款。

手法二:在保险消费者的车辆出险后,一些汽车修理单位承诺将免费赠送车辆保养、油漆等附加增值服务,以此吸引保险消费者到厂维修。在车辆进厂维修时,汽车修理单位故意扩大车辆损失后向保险公司索赔,以此提高修理营业收入。

吴涛提示消费者,一是出险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在车辆出险后,应当及时通过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登录保险公司APP或小程序等方式通知保险公司。在报案时,应说明车辆事故发生经过和损失情况,主动留存与事故发生经过、损失情况等有关的证明资料,以便保险公司及时查勘定损、通知损失核定结果。

二是选择正规的汽车维修单位:消费者在维修车辆时应当选择正规备案且社会口碑良好的修理单位,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勿被“免费修车”、“免费喷漆”等幌子蒙蔽,勿将车辆交由不正规的汽车维修单位进行修理,防范自身权益受损。

三是谨慎授权他人代办索赔:消费者如因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处理理赔事宜,需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时,应提供亲笔签署或者加盖公章的授权委托书。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授权人员、授权范围及授权时间。在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件复印件上建议备注仅供某次事故理赔使用,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将证件原件交给委托人,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四是关注是否有异常理赔记录:消费者可定期通过保险公司官网、APP或小程序等渠道查询理赔记录,核对出险次数、理赔项目及理赔金额等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如果发现存在异常理赔记录,应当及时与相关保险公司联系核实。

保单贷款“花样多”,需谨慎办理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任秀红为消费者介绍了保单贷款的常见“套路”。一是不法人员多冒充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人员;二是诱导欺骗客户,谎称保险公司可提供“免息”保单贷款,所得贷款可以购买更高收益理财产品;三是以回馈老客户、保单升级以及赠送礼物为由,将客户骗至其营业场所办理业务,但营业场所并不是保险公司的职场;四是利用年长客户防范意识弱、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特点,将客户手机骗至手中代客户在保险公司APP或官微上进行线上操作。五是诱骗客户与其签订理财协议后将保单贷款资金转走。

以上骗局当被发现时大多客户本金无回,原“客服人员”也楼去人空,更有甚者还会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针对上述诈骗行为,任秀红认为,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借助科技手段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客户线上办理保单贷款确为本人申请,如阳光人寿已上线视频实时人脸活体检测等技术以降低风险,并在保单贷款等高风险业务办理中植入可回溯功能,确保办理全流程可回溯。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有责任和义务提示广大消费者,保障个人金融财产安全。比如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陌生电话的邀约或主动服务;切勿轻易将手机交与他人或在他人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等操作;认真阅读保险条款,谨慎办理保单贷款;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互联网保险“擦亮眼”:谁能卖保险、产品保什么

互联网保险凭借其普惠性、易触达等优势,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保障需求。近几年创新推出百万医疗、退货运费险、航空综合险等保险产品,并为大众在医疗、消费、出行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服务。数据显示2021年选择网络进行投保的客户比2020年同比增加了67%,互联网渠道成为用户重要的投保方式。

另一方面,线上投保便捷性也引发了客户对保险合同的不理解、不认可、理赔有争议,成为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咨询、投诉常见原因。

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岳洁提醒道,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选购保险产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陷入纠纷或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谁能卖保险——选择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的合规机构。消费者在浏览保险营销宣传页面时,注意了解发布营销广告主体、保险产品承保机构,选择有资质的正规互联网保险平台购买,如对宣传界面内容不了解,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或同意授权办理等操作,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产品保什么——了解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条款。消费者要主动点击网页上的保险条款链接,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产品说明书,对于未能明确展示保险合同条款等重要内容的销售页面,不随意点击确认,千万不要图方便就“一勾到底”。重点关注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期间、保费缴纳、风险提示、投保须知、续保条件、保险金赔偿或给付、退保损失等影响投保决策的重要事项。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