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携持资本,滚滚而来

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越发繁华耀眼,而菜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投稿来源:甲方研究社

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越发繁华耀眼,而菜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高度现代化的城市,连菜场经常只有在本地人的指引下才能寻到。以往承载着绝大部分人们饮食所需的菜场,如今趋向于小型化、隐蔽化发展。此趋势,从当今在售小区生活配套都不再已“菜市场”为卖点中可见一斑。

喧闹,嘈杂,混合着的泥土气息,似是早已不在。

菜市场逐步消亡,而菜场生鲜系App正在腾飞。

呆萝卜、叮咚买菜、谊品生鲜等,立足于小城,徐图发展。美团、盒马,从大城做起,覆盖见涨。

买菜的未来,究竟是否会寄托于这些手机App上?

01

闷声融资,买菜有道

菜市场正逐渐走向衰落和消亡的今天,社区菜场和生鲜系App适时杀出,大行其道。

独立如呆萝卜,叮咚买菜,谊品生鲜,每日优鲜等,多以某一二线城市为基础依托,先行建立小规模仓库和前置仓覆盖重点区域后,再徐图发展,扩大范围。

巨头如美团,如今才初入菜场其道,但借助平台巨大体量、渠道和推广,可以直接大规模铺开菜场业务。

而如阿里,已将盒马剥离出成立独立事业群,意欲逐步推广到一二线城市。

但执当前生鲜系App牛耳者,还属独立品牌App。

不同于以往,生鲜系App的小当量,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大如盒马,上线之初定位高端生鲜水果产品,白领小资群体钟爱。但庞大店面已然不适应社区生鲜发展,不得不推出了盒马菜市、盒马小站、盒马F2(便利店)、盒马mini等四种盒马变形。

社区生鲜里,大不意味着好。

呆萝卜,扎根于二线城市合肥,定位于社区生鲜电商,主打“性价比”牌。自创立于2016年之后,经过两年的“寂静”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合肥大多数社区,并且已经将业务拓展到周边9座城市。

呆萝卜采用“今日下单预定明日到点自取”预售模式,根据具体订单量来决定第二天采购量。这种模式仅需在小区周边设置自提门店即可。

就这么一个“呆萝卜”,在6月底获得了1亿美元的A轮投资。领投方为高瓴资本和晨兴资本。据传,DST也参与了本次投资。

而与之竞争同类者则融资上更胜一筹。

叮咚买菜,2017年创立,始于上海地区。初期主打0元起送、0配送费、30分钟到家服务。于2019年初才开始逐步向外拓展。

脱胎于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叮咚买菜自然也是高价格高品质的定位者。由此在上海获得白领小资阶层的青睐。

自2018年5月至今,叮咚已接受了超过多达7轮的投资,投资方涉及高榕资本、红星美凯龙、老虎基金、红杉资本中国部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虽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但仅就当前CEO梁昌霖回应媒体不良传闻时的数据来看,总额可能已经突破了百亿人民币。

谊品生鲜,2013年创立于合肥,以生鲜产品作为初期精点。到目前仅定位于社区菜店,不提供上门派送。其在今年3月份得到了腾讯领投的20亿B轮融资。

每日优鲜则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已经累计获得了7轮共计58亿元融资。被号称业内的“烧钱能手”。

2019年,生鲜菜场产业赛道正式跨入万亿当量级别,成为下一个电商发展聚焦点。生鲜系App顺理成章,迎来了最大的爆发。

02

巨头携资本,欲摧城拔寨尔

纵然生鲜系App如今热门如潮,但冷静过后,如同之前发展热点单车一样,处处有着资本的影子。

这实则是生鲜系的无奈,只有资本才能支撑这个万亿市场的前期投入。

生鲜菜场系App自身特点:高损耗、全SKU、即时性。每一点,都代表着背后巨大的投资和消耗。

其实回顾以往,类似产品早已推出,但一直无法解决客单价和履约成本水涨船高问题。

以呆萝卜为例。其定位于高性价比菜果品,模式采用线上定线下自取,依托在广大小区设立自提门店而提供服务。从本质上,呆萝卜与菜场如出一辙,但是带给人们的是更加快捷、方便、且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和体力去菜场亲自挑选。

呆萝卜通过独特的订单模式避免了高损耗。但与此同时,呆萝卜在推广宣传、菜果品丰富度上要投入的巨资远胜对手。

呆萝卜的产品定位带来的就是低客单价,运输成本仍然过高。主打性价比就无法提供高价产品增加利润。

这种发展模式就与当前的电商产生了根本性冲突。

电商追求通过减少渠道中间环节以及在线源头的分发配送效率来降低单品价格,进而追求利润。但如今生鲜系App显然与之相反:初期需要大规模宣传运营,尽量降低损耗率,增加用户使用率以及仓储门店覆盖面;只有在后期成熟才可徐图降低整体供应成本。

其实现在就是“赔本赚吆喝”。

但不止呆萝卜,各家生鲜App都是本质相同。但各有各的苦楚。

从共享单车再到生鲜App,走上的都是同一条发展之路。

但这条发展之路已经被无数前人证明,最终良品率过低,大部分都是死在了无尽的烧钱模式下。

根据有关数据,互联网生鲜卖家目前超过4000家入局,但仅有1%能够盈利,4%能够持平,其余全部亏损。

这些社区菜场系App的前路未卜,而巨头模式已然切换进局。

京东自2016年以来,已在生鲜市场耕耘多年,并于去年大张旗鼓推广京东到家服务。

美团已经推出小象生鲜和美团买菜,融合之前已推出的2B业务,将正式入局生鲜市场。

阿里借助饿了么和盒马鲜生两大平台,在饿了么部署2B和2C平价菜果品业务,而在盒马布局高品质高溢价生鲜果品。齐头并进,虽盒马鲜生近来略露疲态,但及时的战略转变以及阿里雄厚的资本将会让盒马成为市场最大的搅局者。

腾讯虽然没有作出任何直接参与的行动,但在叮咚买菜、谊品生鲜和每日优鲜等App几轮融资背后,皆有腾讯投资的背影,甚至充当着领头角色。

看似生鲜电商业入局者众多,但其实只是各家巨头在相互博弈。

如今的菜场生鲜系App,充斥着资本的味道。自身烧钱属性不得不让各方疲于寻求资本不间断支持。

但哪一方,都应对资本的力量有所敬畏,而不是一味的迎合。

03

生鲜可乘之机所在何处

与之前投资不同,这次巨头不仅参与投资,甚至亲自下场。看中的即是目前生鲜和生活便利市场的巨大空间。

菜市场在如今的繁华新兴社区间已几近消亡,老城区内的菜市场也随着老城区改造逐步萎缩。

数天之前,传统零售巨头家乐福仅仅以60亿的估值将80%的股份卖给了苏宁。沃尔玛关店潮仍然在继续,麦德龙大润发等已然越发颓势。传统商超已经随着菜市场的颓势而在未来生鲜市场的主力角色也消失。

正因如此,现在是生鲜电商类App发展的最优时机。在未来,很有可能取代如今的菜场和商超,作为生鲜菜果品的主力销售渠道。

社区生鲜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细细耕耘最终不仅投资者得利,也会对日常生活产生革命性变革。推动整体产业发展,重塑生鲜菜场行业格局。

但它容不得粗制滥造、资本肆意泛滥。资本在维持这个行业当下发展,但是也在给无数入局者“卸妆”。

资本跟风,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利润回报。但社区生鲜的行业特点,造就了其高损耗、低单价、且极重视价格。这种特点,注定社区生鲜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高度亏损。

生鲜电商仍然面临着如何解决提高单量、客单价以及配送和仓储成本问题。虽然理论上提高单客仓储量以及提高用户粘性为解决办法,但化为实践时仍一地鸡毛。

当前各家都在加码下注,表面宣称看好业内未来发展,实则苦苦支撑,只是在不断寻求资本进入,延长烧钱的时间。尤其是在国内巨头纷纷重视这一领域后,竞争日趋残酷。

现阶段就连盒马都在放下身段,在店面中加入“平价菜专柜”,以期能够获得更多市井民众的支持。

现有条件下,谁能最先以最快速度增大覆盖面和知名度,并且切实降低每单履约成本,将成为胜负手。

可乘之机,所剩颇多;如何极进,仍看各家。

未来我们的生鲜选购将会何等面貌,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