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鹞环保:6亿定增被指涉嫌利益输送,背后难言的忧患与困局

近日,鹏鹞环保正式披露了定增预案,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约3.27亿股数量的股票,发行价格为5.6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然而6亿定增被指涉嫌利益输送,背后难言的忧患与困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投稿来源:说财道经

近日,鹏鹞环保正式披露了定增预案,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约3.27亿股数量的股票,发行价格为5.6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

“小财迷”了解到,公司实控人王洪春以现金方式全部认购定增股份,扣除发行费用后,这些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截至3月24日,日报收7.89元每股,若按发行价格5.65元/股估算,公司实控人已浮盈近40%。

然而,这一定增案却被质疑涉嫌利益输送。

遭投资人集体质问

1984年,鹏鹞环保诞生于中国最大的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江苏宜兴,当地拥有5000余家环保企业。作为当地最大的一家环保企业,鹏鹞环保自称是宜兴环保产业的“黄埔军校”。

而此次被质疑涉嫌利益输送,则要追溯至去年年初。2020年2月7日——3月13日,公司累计回购1433.18万股,合计回购近2亿元。期间,回购股票成交价为13.14元/股——15元/股,股价处于历史高位。

然而,回购之后股价却一路低迷,最低至6月份的8元/股。8月重回高位时,公司却突然宣布注销所有回购股份,引发投资人质问。此次定增正值鹏鹞环保股价的历史地位,与高位时的15元/股相比,相差近3倍。

除了高价回购注销,低价包揽定增,此次定增的必要性也让人存疑。去年4月,鹏鹞环保发布公告称,将拟用不超过8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

另外,在此次定增预案前一个月,公司实控人王洪春宣布辞任董事长等职务,所有职务由其子王鹏鹞接任。

蹭疫情热点受监管

鹏鹞环保遭遇质疑,定增案已是后话。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药概念股受到资本热捧。2020年2月,鹏鹞环保宣布将投资北京艾棣维欣3000万元,来共同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消息发布后,鹏鹞环保收获连续两日涨停。

然而,2月26日鹏鹞环便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监管函认为,此次公安共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形,未披露前期研究数据所涉疫苗产品及具体情况,未披露对艾棣维欣研发水平,也未披露本次投资及相关疫苗研发进展对公司的影响情况。并要求鹏鹞环保认真及时地履行信披义务。

难掩的隐患

近年来,鹏鹞环保一直存在应收账款高涨、存货激增的隐患。

2016—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68亿、2.37亿,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23.73%、29.33%。实际上,2011~2017年的7年间,鹏鹞环保的应收账款一直在1.6亿元~2.6亿元之间小幅波动。然而,到了2018年,应收账款却暴涨2倍之多,达到7.19亿,且没有缓和的趋势,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该数字分别为8.36亿和8.017亿,占当年总营收高达93.17%、79.62%和60.4%。此外,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从2016年的3.32下降到2020年三季度末的1.6204。

纵观近年营收,鹏鹞环保增速也忽高忽低,并不稳定。2013—2017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3.19%、-30.53%、11.63%、-13.82%、14.06%。2018年总营收7.72亿元,同比下跌-4.45%,2019年鹏鹞环保迎来大爆发,总营收达到19.3亿元,同比暴涨150.20%。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也达到13.3亿元。虽然2019年——2020年总营收迎来了不小涨幅,但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却同时走高,2017~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32亿元、6.63亿元、4.75亿元和7.34亿元,面临较高偿债压力。

此外,归母净利润呈整体下降趋势。2014年——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04%、-16.46%、49.80%、-16.56%、-27.36%。除2016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上涨外,其余均呈负增长。

此外,在鹏鹞环保自己披露的数据中,还出现了应收账款数据不同的“乌龙”,引发数据真实与否的猜测。据招股书显示,2011-2013年鹏鹞环保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91亿元、2.87亿元和3.05亿元,而在2015年发行的3亿元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2011-2013年的应收账款数据却变为2.38亿元、2.44亿元、2.45亿元。

鹏鹞环保存货的激增,同样令人头疼。2016年——2018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0.29亿元、0.55亿元、1.41亿元,可到了2019年与2020年前三季度,该数据高达6.01亿元和6.32亿元,近5年存货账面价值增长超20倍,远高于同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

据业内人士分析,鹏鹞环保令人倍感压力的业绩表现或优于其运营模式。公司业务模式主要以BOT、BT、TOT和委托运营等模式开展,均属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而PPP项目多采用垫付投资、运营费用的方式,项目前期投资大,收益慢,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

另外,鹏鹞环保在上市锁定期满后,出现了大股东大幅减持甚至全额减持股份的情况,在经营模式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鹏鹞环保应该如何走出困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中科环保财务数据与官宣存出入,项目招投标双方由子公司“出演”
中科环保垃圾处理量市占率或不足2%,曾与员工控股企业关系拎不清
上汽通用汽车“一杯水的约定”活动走进宁夏,圆山区孩子净水梦
龙净环保: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