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智能存款”推出4个月就“下线”? 创新还是违规引争议

蜂拥而至,一哄而散

微众银行“智能存款+”产品,一上线就取代“活期+”成为主打产品。意外的是好景不长,仅推出4个月该产品就宣布本月20号之后将无法存入。这款火爆产品看似创新的背后却充满了质疑,更有业内人士直言,“不是创新也不是噱头,就是违规”。

热门产品意外”下线“原因成谜

据了解,近日有储户收到了微众银行的推送短信称,“智能存款+”限时开放,2018年12月20日之后将无法买入,已存资金取出不受影响。在微众银行“智能存款+”的产品页面上也注明了“限时存入,截至2018年12月20日”。

资料显示,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今年8月份才推出,9月份正式面向大众开放,该产品为5年期定存产品,但存的越久、利率越高。存款时间在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个月-1年、1年-5年对应的提前支取利率,分别对应为2.8%、4%、4.3%、4.4%、4.5%。

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存取灵活、收益高等优点促使“智能存款+”一上线就取代“活期+”成为微众银行的主打产品。但如此火爆的产品,仅售卖4个月就宣布无法存入,令人十分诧异。

蜂拥而至,一哄而散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有17家民营银行,其中包括微众银行、富民银行、苏宁银行、振兴银行、蓝海银行、众邦银行、亿联银行、新网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等至少10家民营银行正在发行此类智能存款产品。此外,首家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也推出了相关产品。

从利率水平来看,活期存款创新产品的利率基本在3.5%以上,且很多都能达到4%。而目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2.8%左右,相比活期存款创新产品可低至1个百分点。

但与微众银行境遇相似,存款规模急速扩张的背景下,不少民营银行纷纷下调产品利率,部分银行还实施限额购买。小米金融上售卖的亿联银行“用亿存”和某银行APP售卖的“定活宝”均公告显示,该产品已经进行每日销售限额管理,每日可销售额度将在上午9时投放,售完即止。

在京东金融APP上,三湘银行12月7日就公告表示,因业务发展方向调整,灵活存“当日系列”已售罄,赎回可以正常操作。12月12日再发布公告表示将进行限额购买管理,同时,当日另发布公告称将灵活存提前支取利率从4.4%调整为4.3%。虽未显示具体每日售卖限制金额,但一点金融在17日12时登录查看时已显示“今日已售罄”。

无独有偶,与三湘银行“灵活存”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同在京东金融APP上售卖的众邦银行“众邦宝”和蓝海银行“蓝宝宝”,以上两家银行分别在12月10日和11日就发布公告表示“根据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给大家提供长期稳健的现金管理服务……将暂时实行限额购买管理”,而“蓝宝宝”的每日额度还将“动态调整”。此外,另有一款富民银行“富民宝”11月22日发布公告称提前支取利率从4.4%调整为4.3%,虽然该公告随后删除,但是在产品页面,目前提前支取利率确实已经改为4.3%。同时,该产品虽未发布限额公告,但在11月17日至12月17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发布了6则系统维护升级公告,在产品购买页面也显示为“额度售罄”。有投资者在公告下留言“富民宝,就此结束了”、“全部暂停了,受监管了吧”“维护……令我想起某p2p崩盘的情景”。

究竟是创新还是违规?

对此,一点金融咨询了微众银行的客服,对于“下线”的原因客服称,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已接近满额,但对于其他方面并不知情。而据融360对此事的研究文章则显示曾致电客服,对方直接表示,当前业务量已经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存款量。在该文中,融360理财分析师表示,“民营银行没有实体网点,不管是揽存还是放贷,都比实体银行要难很多,现在存款规模上来了,但是贷款或其它业务量无法跟上的话,吸收来的存款就没有太多的用处。而民营银行的存款成本较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控制存款规模。”

这种类“智慧理财”的活期存款方式到底是不是存款呢?一点金融向融360咨询,融360理财分析师杨慧敏表示,这种所谓的“活期存款”,实际上并不是普通的存款,而是将定期存款的收益权转让的一种产品。具体操作流程是:投资者将资金存入后,实际上资金进入了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的资金池,投资者之所以一买入就能确定利息,是因为提前计算了定期存款到期的利息,而投资者提前支取时,就将此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全部资金到期后,银行将再将部分定期存款利息分给第三方机构。

而银行之所以能给予投资者如此高的利息,是因为发行这种存款产品的主要是互联网银行,以利率水平相对较高的小额借贷为主营业务,所以这种活期存款实际上能让银行锁定定期存款,从而支持贷款的资金。这样高利率的贷款基本可以覆盖定期存款的高息。

联讯证券研报也认为,这些存款之所以可以实现短期限内的高利率诀窍在于“期限错配”和配置资产的高利率。 “期限错配”就是用“资金池”让定期存款“活期化”。比如客户存入一笔智能存款,它就进入了一个 3 年期的定期存款“资金池”,假如市场能接受的 3 年期的资金的利率是 4.5%,如果在 3 个月的时候客户要支取本息,这笔定期存款的受益权就会被转让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支付的本金和 4%的利息支付给消费者,等到 3 年到期的时候可以获得 0.5%的利差。这个过程中银行获得了稳定的负债、 消费者获得了高收益的储蓄、第三方获得了息差。

同时,相关产品的介绍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苏宁银行的“升级存”显示,该产品本身是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为了保障用户资金的流动性,在未到期的时候可以通过将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合作机构的方式,提前拿到存款本金及较高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新思路明确禁止资金池操作并禁止期限错配。资管新规第十五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对于类似产品接连意外下线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有来自五大行的某管理层人士对该产品点评:“不是创新也不是噱头,就是违规”。还有业内人士向一点金融透露,相关产品限额实际上是遭遇了监管层的压力,不过该人士的说法目前尚未得到验证。

针对质疑,百信银行向一点金融回应称,“智惠存是存款产品,严格遵守利率要求,不涉及期限错配。”对方表示,智惠存是百信银行借鉴同业经验,解决用户在互联网场景中的零钱痛点,在银行二类账户基础上推出的一款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旨在盘活客户定期存款资产,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满足客户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而微众银行方面从一点金融主动联系到发稿前长达4天都未做回复,另一家与微众银行齐名的银行则表示不方便回应。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