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新传媒1亿理财产品已逾期,公司涉嫌“狸猫换太子”

资本市场,经常会有一些投资者因投资理财产品踩雷,但作为风控更为严格、有专业人士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买理财买到本金出现风险,还影响公司业绩,也是难得。

作者:投资有道

资本市场,经常会有一些投资者因投资理财产品踩雷,但作为风控更为严格、有专业人士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买理财买到本金出现风险,还影响公司业绩,也是难得。近日,上市公司皖新传媒投资理财产品“踩雷”被上交所火速问询,引发不小风波。

公告资料显示,皖新传媒本来应该购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但不知道为什么偷偷换成了商业保理产品,交易所对此非常关注。

皖新传媒巨资购买的商业保理产品“雷”了

4月20日,皖新传媒披露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逾期公告。据公告内容显示,公司前期投资卡得万利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得万利)理财产品出现逾期,总投资金额2.8亿元,逾期金额1亿元,公司对该等理财产品在2018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600万元。

此外,皖新传媒风险提示,公司购买的卡得万利相关其他未到期理财产品也存在逾期可能性,如其到期后也发生逾期,加之本次已逾期理财产品涉及资金后续如无法足额收回,将可能影响公司2019年财务业绩,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据悉,上述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的议案,是2017年9月1日,皖新传媒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的。根据议案显示,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5亿元进行低风险理财投资,在此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额度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负责具体实施。

根据董事会授权,皖新传媒分别于2017年12月14日及2018年4月28日与卡得万利签订了《保理资产及权益转让与回购协议》。根据该等协议约定,公司将于2018年12月31日前,分批向卡得万利买入合计金额28,000万元的保理资产及权益,每批买入保理资产及权益的金额不低于500万元。

根据实际情况,皖新传媒与卡得万利分别签订了11项《保理资产及权益转让与回购协议之补充协议》,分批买入卡得万利保理资产及权益。据悉,当时为了保证公司债权的实现,皖新传媒在签订上述补充协议》的同时,还逐一与卡得万利签订了《应收账款质押合同》,卡得万利将其具有处分权的应收账款向公司提供质押,作为其履行回购义务的担保,期限至卡得万利履行完毕保理资产及权益的回购义务止。

截至4月20日公告日,皖新传媒持有尚未兑付的回购义务方为卡得万利的相关理财产品情况如下:

皖新传媒理财产品逾期一事,也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函。4月23日皖新传媒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问询函。

问询函揭露上市公司或存“狸猫换太子”

上交所问询函显示,皖新传媒前期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购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而公司实际购买了商业保理公司的理财产品。要求皖新传媒核实并补充披露说明购买卡得万利理财产品是否与前述董事会决议不一致,公司内控制度是否存在缺陷。

根据公告,皖新传媒向卡得万利购买的11笔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均为11%。上交所要求,皖新传媒结合交易对方情况和理财产品相关情况,说明向卡得万利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否符合前期董事会对投资品种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较低的要求,以及公司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

而皖新传媒购买卡得万利理财产品金额共计2.8亿元,其中三笔共计1亿元理财产品已逾期,剩余8笔理财产品也将于2019年11月20前陆续到期,其他未到期理财产品也存在逾期可能性。公司对该等理财产品按照20%的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600万元。针对这一问题,上交所要求公司根据卡得万利2018年资产负债率、净资产、经营情况、融资情况,核实并说明受偿率为60%、违约概率估计为50%、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为20%的的依据,以及是否合理审慎,并要求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请公司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此外,问询函显示,皖新传媒购买的卡得万利理财产品于2019年1月4日就已经出现了逾期,但公司迟至2019年4月20日才予以披露。上交所也要求皖新传媒说明购买卡得万利理财产品事项的信息披露情况以及说明未及时披露逾期情况的原因。

除了对上述问题的关注外,上交所问询函中还提到了关于皖新传媒与该商业保理公司间的关联关系。经查询工商信息,公司控制的安徽皖新金智科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为卡得万利股东,持股比例7.69%。公司及子公司在卡得万利的持股情况,说明前述购买理财产品事项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神秘保理公司还是关联方,暴雷只是小插曲?

除了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存疑外,皖新传媒选择的这一家商业保理公司的来头以及公司实力如何,也备受关注。

工商信息显示,卡得万利商业保理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17日,公司注册资本18729.5221万元,公司法人代表为张旭东。

对于本次理财产品出现逾期,皖新传媒披露的公告显示,卡得万利因流动性紧张,无法履行到期回购义务。此外,在相关媒体报道地下也有用户发表言论称,是因为卡得万利目前流动性紧张,逾期了。然而,并没有定性收不回,卡得万利也没有爆雷跑路。此外,该用户还提到皖新放在卡得万利的钱,只是委托现金管理总额的不到10%,其它90%都放在银行了。即使以后坐实违约,皖新所有委托现金管理的利息也能覆盖对冲大部分损失。这件事只是个小插曲。

上亿元的理财产品逾期,是否像该用户说的只是小插曲?

工商信息显示,目前卡得万利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同进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控股卡得万利。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11月份至今,卡得万利的经营范围发生过多次变更。2018年11月11日变更信息显示,公司经营范围为国内保理、出口保理;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服务;信用风险管理平台开发。2019年3月27日,在原有的经营范围中,卡得万利的经营范围又新增了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数据处理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的研发,信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

公司官网显示,卡得万利结合“数据驱动决策,科技服务金融”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激活百万商户的亿万账款资源,直接推动金融创新,最终实现中小商业零售企业融资无门槛。

而根据工商信息及皖新传媒披露的信息,卡得万利目前经营范围为从事与本公司所受让的应收账款相关的应收账款融资、销售分账户管理、应收账款催收、坏账担保。经营范围如此多变,卡得万利的发展前景也令人堪忧。

此外,天眼查等网站上关于卡得万利的开庭公告达近百起,主要涉及合同纠纷,尽管一些诉讼中公司是作为上诉人起诉的,但也是不是也反应了该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据皖新传媒理财产品逾期公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卡得万利2018年末资产总额为55,699.8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7,105.87万元,负债总额(全部为流动负债)45,228.22万元,净资产为10471.58万元。

净资产只有1个亿,同时还面临诉讼缠身,卡得万利的实力如何,相信公众眼里有一杆秤。因此此次理财产品出现逾期,究竟是不是小插曲,还真不好说。

针对上述理财产品逾期情况,皖新传媒公告披露,公司指派了财务负责人及理财小组牵头,成立了由财务部、稽核审计中心、董事会办公室、法务等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向卡得万利了解相关情况并以多种方式督促卡得万利尽快履行回购义务。此外,公司还自2019年1月下旬开始,派专人驻点卡得万利,现场监督其资金支出及使用情况,尽最大努力回收公司资金。

此外,皖新传媒还称,2019年1月29日,安徽巨铭律师事务所代表公司向卡得万利发出律师函,说明其逾期行为已经构成严重违约,要求其尽快履行回购义务。此外,律师也已调取卡得万利的工商资料,做好诉讼前期准备。

面对上交所提出的上述问题,皖新传媒该如何答复以及整个事件的进展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