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AI,3D捏脸……这届年轻人为何着迷在脸上花式整活?

爱玩脸的年轻人,是一台现象级APP的生成器。

文|安树

最近一段时间,你的社交圈,一定看到过下面这样灰头土脸的照片吧!

从小红书开始,到微博,再到QQ、Soul,以及朋友圈,一夜之间,小柴的社交圈像是刮了一场沙尘暴。

这简直是丑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纷纷乐此不疲的把自己、孩子、亲人、偶像、宠物,甚至收藏栏里的表情包「泥化」了一遍。

而这些「小泥人们」则是来自一款叫做Remini的AI生图软件的黏土AI滤镜。也在这些丑萌丑萌的照片病毒式传播拉开序幕后,Remini在各大应用商店,像坐上了火箭,冲上一个接一个的榜一。

没错!又一款现象级的APP就这么诞生了,紧接着,去年的那个现象级APP妙鸭相机,以及美图都纷纷快马加鞭,整出自己类似的应用,然后,一股龙卷风变成几股,持续横扫社交圈。

小柴在亲自下载体验了一把,醍醐灌顶般发现了一个秘密,似乎有迹可循。

像极了这届年轻人不仅喜欢在吃上面下功夫,然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网红城市制造机,造出了淄博、哈尔滨、天水一样,只要他们开始在脸上花式整活,这届年轻人,又变成了一台现象级APP的超级生成器。

比如自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这届年轻人在「玩脸」这件事上,玩出了历史感,诞生了一个接一个的「玩脸」应用,比如Snapchat、脸萌、魔漫相机、Versa、Prisma、ZEPETO、ZAO、Soul3D捏脸及妙鸭相机……

与固化图像对抗,Remini们爆火的本质

网络社交,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且延续的中心线,而在网络社交需求中,除了信息表达,形象表达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也因此,一届一届的年轻人借助各种网络工具,不断的在社交形象表达这件事上打破传统、推陈立新。‍‍‍

尤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影像技术飞跃式发展、各类拍图、生图软件快速迭代,给脸「整活」应用,过段时间就会有一款现象级APP诞生。

那么为何在社交需求中,尤其是网络社交中,会有通过「脸」来表达的这么一个冷门方向呢?事实上,并不是,而是「脸」的表达,不需要过度的强化,因为它是社交需求中与生俱来的工具,不像语言、文字是被创造出来的工具。

以「脸」的作为社交、信息表达方式,古今中外形式一直存在,且在一直的变化。

在德国艺术史教授汉斯·贝尔廷的一本关于「脸的历史」的论述中,其强调,「脸」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个体特征,脸的历史最终被证明是一部社会史,社会因素被强加在人的脸上并通过后者得以反映。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脸作为固化的图像中生动与鲜活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某一个时间节点内,文化、社会环境、甚至是精神状态一种可长期存在的鲜活的体现。

从古代的雕像、面具、到戏剧脸,再到媒体脸,时代的面容一直在与固化的图像对抗,这才能让我们看到某个时间点,固化的历史中,鲜活的部分。

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如今的网络社交中,同样适用,不管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一面,而个人性化,就存在表达的诉求,而这些个性化背后,就是某个时代、某个个体在某个时间点世界观、精神状态的体现,自然还有记录这些脸的工具及技术的变化。

比如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进入大面积普及时代,各类移动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伴随着移动社交的快速崛起,人们的社交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这其中,如何用脸来表达,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2011年,一款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的阅后即焚照片应用Snapchat上线,快速火遍全球,一个庞大的快照族群体成为早期移动互联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那时候,人们刚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对于未知的移动社交,有兴奋,自然也少不了畏惧。兴奋的是,可以更自由的表达了,畏惧的是,没人知道这自由的表达背后,会潜藏什么样的风险。‍‍‍

那么阅后即焚的特点,似乎就成了一个立足点。‍‍‍‍‍‍‍

接过Snapchat接力棒,2013年末,一款名为「脸萌」的产品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火,与Snapchat相比,脸萌在玩脸这件事上,更加虚拟,但用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比如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个性,拼出属于自己的主打动漫卡通风的头像、动漫形象,可拼的元素除了无关,还有T恤、卫衣、马克杯、环保袋、智能手表,甚至黑丝……

不管你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还是奔放洋气有深度,简约时尚国际范;或是外猛内柔女汉子,卖萌嘟嘴剪刀手……都能在指尖拿捏。一时间,社交媒体上,迅速被该风格的作品快速占领。

当时的网络背景是,移动社交用户快速增长,用户在个人形象的表达方面,有了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也即用户太需要有一个用极小的版面就能展现自己个性的输出口了,而脸萌似乎来的刚刚好,或者说,是用户的需求,选择了让脸萌一夜爆火。‍‍‍‍‍‍‍‍‍‍‍‍‍‍‍‍‍‍

2015年,又一款主打幽默漫画的相机应用魔漫相机火遍全网,用户用该应用拍摄或者选择自己的大头照,然后选择不同的风格、主题、表情、美妆……就能生成一张独一无二的作品。

那时候,微信开始在社交领域登顶,一时间,微信好友列表里含「魔」量瞬间飙升。同时,也快速霸占QQ空间、微信朋友圈,甚至一度还刮起了把这款应用生成的图片定制成手机外壳的风尚。

进入AI时代后,简单滤镜拍摄、素材堆叠进一步进化,算法与机器视觉开始大展拳脚。

2017年,一款名为Versa的AI生图应用诞生,其基于AI视觉技术,可以瞬间识别照片中的人、狗、猫、背景等元素,这些元素通过AI技术,可以瞬间实现人景分离,将人置身于莫奈、梵高、宫崎骏的世界……

这款应用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拿到红杉、腾讯、真格等头部资本上亿融资,该应用,也在那几年成为无数年轻人社交修图的神器之一。

自然,进入AI时代后,这类「玩脸」应用实现了更高阶的进化,各种花样不尽其数。比如Versa诞生的同年,综合了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了绘画艺术流派智能化处理照片的Prisma火遍全球。

弹指间,用户的脸就能变成一幅名画,相比于传统的P图应用,这时候的「玩脸」应用,显然已经正式进入了「生图」时代,用户「玩脸」也进一步向「真实」趋近。

这背后则是深度神经网络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体现,这类应用通过对照片组成进行分层,比如光线、物体等等,然后进行学习训练,实现智能化内容生成。

似乎,生图应用的AI技术的快速落地中,从未停下脚步,2018年,捏脸软件ZEPETO诞生,短时间内冲上全球各国应用商店榜首,2019年,换脸生成表情包,出演经典电影片段的换脸应用ZAO又一夜爆红……

伴随着AI技术在各领域逐渐的成熟,相关应用也开始进一步进化,年轻人在脸上花式整活,不再局限于刻板的二维图像,而是逐渐的3D化、甚至连情绪、声音都精细的融入了进去。

比如在年轻人聚集地Soul,早在2019年,就在应用内上线了「超萌捏脸」工具,完全自主的形象表达方式,让这款工具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甚至还发展成一门高薪职业,那么这个捏脸有多火呢?

小柴记得大概去年这个时候一个话题冲上热搜:「捏脸师月入4万」,而这个热搜说的就是Soul的3D捏脸。在这款应用内,用户可以自己、或者通过专业捏脸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捏出符合自己形象的虚拟形象。

相比于传统的素材拼接,Soul 3D捏脸不仅可以随性捏出自己的五官,让五官更加灵动精细,还可以更加个性化的表达出表情、甚至是情绪。

更离谱的事,Soul3D捏脸还可以实现采集用户的声音,实现唱歌、跳舞,甚至是好友之间的交流,这背后则是基于3D Avatar、NAWA Engine及等诸多自研AI引擎。

其中NAWA包括渲染能力、动画、场景调节能力及材质和灯光渲染,能让3D形象更加生动可爱有趣,NAWA还支持表情计算能力,通过多维度的表情捕获,使之更加细腻,而且能够捕获到微表情。

Soul 3D捏脸爆火背后,是这届年轻人「玩脸」艺术的再进化,即从二维向三维实现跃升,而这都是得益于3D、AI技术的长足发展。

Soul 之后,去年的现象级应用妙鸭相机,通过AI学习消费者上传的照片来构建人脸模型,并通过实现AI获取人的五官后,给五官P上新的发型、妆容、衣服、场景来合成一张新的照片产生无数风格的写真,用户甚至开始掏钱包玩脸。

在妙鸭之后,Remini又是一夜间爆火,我们也不难发现背后的逻辑,在AI时代后,图像应用展开了更大的价值空间。也在这种背景下,更多更高级的AI技术将会应用其中,也即有更多源源不断的现象级应用将会持续的诞生,让停下来,根本不可能的。

虚拟的更真实,真实的更虚拟,社交更需要在脸上做文章

如果我们再将视角落在这类现象级APP本身来看,其成为现象级的逻辑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现象,找到用户的动机是什么。

比如妙鸭相机、Remini等的爆火,是有大量的用户,将这些应用生成的图片,大量的晒到了社交平台,也是几乎有社交属性的平台都能看到相关生成内容的存在。这自然是现象。

那么动机是什么呢?疯狂晒图,背后则更多的是用户的个性化表达诉求,也即用户在社交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脸」与固化的图像表现形式之间的辨识度与记忆点。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级图像APP按照诞生了的时间线来梳理,我们也能发现背后的一条变迁痕迹,即从Snapchat、脸萌、魔漫相机,到Versa、Prisma、ZEPETO、ZAO、Soul3D捏脸及妙鸭相机……背后的一条线是让虚拟趋向真实,再从真实趋向虚拟。‍‍‍‍‍‍‍‍‍‍‍‍

在脸萌、魔漫相机时代,也就是传统的图像应用时代,用户是借助虚拟的图像元素,尽可能的去还原现实中的自己,更多的是借助「虚拟脸」贴上符合自己元素的个性化素材,向外表达「我」是什么性格、喜欢干什么……‍

而在以妙鸭、Soul 3D捏脸及Remin为代表的AI时代,则是借助自己「真实」的脸,尽可能的实现将「真实」虚拟化。换句话说,生成的图片,熟悉的人一看,知道是你,但不是「真实」的你。

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AI时代的网络社交,通过「脸」来表达,承接了用户「脸」要能被别人认出,又不能显得很真实的需求。

真实体现在,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极致个性化需求的体现;虚拟的体现在,既然选择了网络社交,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些边界感。

而这样的变化,得益于AI技术的发展,也就是在传统图像时代,技术是有局限性的,没法做到反向生图;而在AI时代,借助神经网络、AI算法、AI学习能力一切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样的变化,除了承接社交表达需求,还拓展出了更多的价值应用空间。

比如妙鸭相机,通过AI学习、人脸建模,拓展出了用户可自主的形象照,拍证件照原来可以不用去照相馆。

再比如瞄准元宇宙社交的的Soul,3D捏脸虚拟形象,则通过建模、AI、渲染与图像处理,让用户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在虚拟世界养成一个可更改、可变化,或者说是「活着」的、虚拟的、完完全全的自己。

这个完全的虚拟的自己,就像平行世界里的自己,不仅能表达形象个性化,还能实现虚拟的交流、声音留存,甚至是实现情绪的表达。

从捏脸师月入四万这样的热点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背后旺盛的需求,自然也不难看出,这一市场未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再比如Remini,很好的平衡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生成的图片里的一切都是真的,比如景、脸、任何的设施,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这种真实,又很难让观者直观看到它本来的面目……

也就是说,在AI的多维度技术开始大面积在生图领域全面展开、落地后,这种「虚拟的更真实、真实的更虚拟」的诉求,正在被加速实现。

而妙鸭、Soul 3D捏脸,以及Remini爆火的背后逻辑,或者说,他们本来要达成的就是这种效果。‍‍‍‍‍‍‍‍‍‍‍

自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类「玩脸」爆火的现象级应用,爆火的背后,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其融合和承接了大量的潜在社交属性和需求,这个关键信息,或许也为当下固化的网络社交赛道,也提供了新的破局方向。‍

即如果把非社交应用的功能结合到社交生态,尤其是承接了大量这届年轻人社交需求的「玩脸」应用,网络社交将迎来一轮彻底的进化。

自然,正如前文所说,网络社交需求中,「脸」的表达是从来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世界,脸的表达将会是元宇宙社交的主线之一,玩好脸,也成为玩好下半场网络社交的关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